警徽闪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580
颗粒名称: 警徽闪闪
分类号: D631;G634;F426
页数: 2
页码: 14-15
摘要: 插旗会晤,是中苏双方边防检查站解决有关边防事务的一种联系方式。1987年6月28日,中方边防检查站在哨楼上插上了红旗,苏方边防检查站按协议时间来到了界桥会晤。苏会晤代表一听说是为一旅客忘在苏口岸的一件行李,不觉笑了起来。不过,随之又郑重地握住了中方会晤代表郭金标的手,佩服而感动地说:“谢谢您们,太谢谢您们了。一件小行李,照说您们是不值得管的。您们对我们苏联人太好了。”苏方很快把行李送了来。
关键词: 张明亮 边防检查站 联系方式 金耳环 世界各国

内容

插旗会晤,是中苏双方边防检查站解决有关边防事务的一种联系方式。1987年6月28日,中方边防检查站在哨楼上插上了红旗,苏方边防检查站按协议时间来到了界桥会晤。苏会晤代表一听说是为一旅客忘在苏口岸的一件行李,不觉笑了起来。不过,随之又郑重地握住了中方会晤代表郭金标的手,佩服而感动地说:“谢谢您们,太谢谢您们了。一件小行李,照说您们是不值得管的。您们对我们苏联人太好了。”苏方很快把行李送了来。如此举动,在世界各国能有多少?谁见到过?苏联代表见到了,因而大加称赞地说:“你们中国的服务在世界上是第一流的。”
  1986年8月,旅客在界桥接送。一天下午,出境的一对年轻夫妇到了界桥,女客突然发觉她的金耳环丢了一只,马上就要出境了,这可怎么好?边检站翻译张明亮说:“找找吧。”女客望了一眼闪闪的警徽,摇着头不抱任何指望地说:“这么点小东西上哪里去找?”张明亮还是驱车返回口岸,从厅外找到厅内,一直找了40多分钟,才在大厅门口角落处找到了这颗金灿灿的蚕豆粒大的金耳环。这是女客和亲人分离拥抱时碰掉的。女客拿到了金耳环,托在手心里,亲了又亲,激动地一步一回头地登上了回国的汽车。车子徐徐开动了,女客还探出车窗向头戴国徽的检查官挥手,无限感激地喊着:“中国同志,谢谢您们,再见了——我还要来中国的——”

知识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霍尔果斯的早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是反映霍尔果斯口岸重新恢复开放后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国门卫士”、“国门第一哨”、“国门一条街”、“西部北斗”等1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