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河水静静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578
颗粒名称: 小桥河水静静流
分类号: D625;F127;F426
页数: 2
页码: 11-12
摘要: 1989年3月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客运站院里,人山人海。在一排粉刷一新的平房门口竖起了一块白底红字引人注目的崭新的木牌,鲜亮的“中苏联运班车售票处、候车室”12个大字十分耀眼;木牌的对面楼房门前挂着一条“热烈庆祝中苏联运班车通车典礼”的大红布横幅。会议开得特别热烈、隆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阿不力孜在祝词中说:“伊宁—清水河镇—中国霍尔果斯口岸—苏联霍尔果斯口岸—潘菲诺夫市中苏联运班车的开通,是中苏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它对发展中苏两国的友谊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清水河镇 哈萨克 自治州 边检站 霍尔果斯口岸

内容

1989年3月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客运站院里,人山人海。在一排粉刷一新的平房门口竖起了一块白底红字引人注目的崭新的木牌,鲜亮的“中苏联运班车售票处、候车室”12个大字十分耀眼;木牌的对面楼房门前挂着一条“热烈庆祝中苏联运班车通车典礼”的大红布横幅。会议开得特别热烈、隆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阿不力孜在祝词中说:“伊宁—清水河镇—中国霍尔果斯口岸—苏联霍尔果斯口岸—潘菲诺夫市中苏联运班车的开通,是中苏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它对发展中苏两国的友谊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有谁知道,这条中苏联运线开通的使者竟是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呢!
  人们记得,口岸开放的头几年里,出入境旅客都是在长不过20米、宽不足6米的小小界桥交接的。在每天上午、下午例行的两次交接里,年年有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遇有这样的恶劣天气,旅客和检查官就是有上天的本事,也得任凭天公的摆布。尽管如此,中苏两国的人民还是源源不断地被这磁石般的小桥吸引过来。小桥宛若一颗灿烂的明星,在过境旅客的心里,亮晶晶,耀眼明。
  一次,边检站副代表陈书年到界桥察看交接旅客情况,一阵旋风刮来,把一旅客的手绢刮下桥去。陈书年立即下桥为旅客去捡。手绢漂在水上,顺流漂去。他追赶了好长一段,才把手绢捞上来。他想:手绢刮到水里能够移动,是靠了活动的水。难道交接旅客就不能像流水一样延伸到两国的口岸吗?所以,他在1987年5月的中苏会谈中说:“界桥交接旅客太不方便了,冬天冻,夏天晒,风雪雨天,旅客太遭难了。这也不符合中苏两国改革开放的精神。我有这样一个设想,为了方便旅客往来,我们中苏两口岸之间能不能对开班车呢?”
  陈书年的话音刚落,苏方代表赞同地耸着肩大叫起来:“啊——好极了!好极了!不过,这是一件大事,回去要请示我们的上级。”
  不久,中苏双方就达成了中苏两口岸对开班车的协议。1987年6月16日,中苏每月一轮对开班车的日子就开始了。从此结束了在界桥交接旅客的历史,旅客十分叫好。
  以后,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出入境的旅客人数每年成倍增长,从口岸向外地输送旅客又成了困难。献身于对外开放事业的边检站领导产生了实行联运的新设想,又得到了苏联的赞成,于是“伊宁—清水河镇—中国霍尔果斯口岸—苏联霍尔果斯口岸—潘菲诺夫市”,中苏两国统一票价,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的旅客联运新的一章就开始了。缩短了旅客到达目的地的距离,程序简化,方便旅客,如小桥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断。

知识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霍尔果斯的早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是反映霍尔果斯口岸重新恢复开放后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国门卫士”、“国门第一哨”、“国门一条街”、“西部北斗”等1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