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浪花是蓝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168
颗粒名称: 天池浪花是蓝的
分类号: I207;I226;I227
页数: 4
页码: 179-182
摘要: 在乌鲁木齐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抬头往东看,都可以看到终年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它是天山的第二主峰,山麓离乌鲁木齐约100公里。山峰上危崖绝险,积雪冰封,山腰有一个方圆8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2000多米的山湖,它就是天池了。天池因为是一个罕见的特大山湖而名闻世界。
关键词: 西王母 古典文学作品 穆天子 乌鲁木齐 为什么

内容

华莎
  在乌鲁木齐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抬头往东看,都可以看到终年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它是天山的第二主峰,山麓离乌鲁木齐约100公里。山峰上危崖绝险,积雪冰封,山腰有一个方圆8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2000多米的山湖,它就是天池了。天池因为是一个罕见的特大山湖而名闻世界。
  天池又名瑶池。一提到它这个别名,天池就显得神秘迷离,色彩浪漫。因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关于瑶池的描写不但多,而且美。如“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描写瑶池仙子在流霞间饮宴,因开怀畅饮而酣醉,醉中云鬓偏斜,发簪滑落。这滑落的发簪就幻作流霞中的朵朵鲜花……这意境是多么的美,这想象是多么的罗曼蒂克!关于瑶池的神话传说也很多,如西王母在西天瑶池摆蟠桃宴,欢宴群仙,孙悟空跑来偷吃蟠桃。其中最凄艳哀怨的,自然是关于穆天子的传说了。故事说距今约3000年前的周朝,有个皇帝叫穆王,驾着他的八匹骏马,来到这天山的瑶池会见年轻美貌的西王母娘娘,他们一见钟情,在皑皑的雪山脚下,澄碧的天池湖畔,举杯欢宴,交换了定情信物。临别,两人情意绵绵,难分难舍。预约三年以后会面。这桩旖旎浪漫的仙凡之恋,本来是很动人的,可惜却以悲剧收场。穆天子去了就再也没有回头,山盟海誓付诸东流,只剩下西王母“碧湖青天夜夜心”了。
  距此约两千年后,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瑶池》一诗,描述这段迷离的恋情——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西王母倚窗伫候,望眼欲穿。由于思念情切,耳畔仿佛响起穆王当年在归途中为哀悼冻毙的路人而作的《黄竹歌》,但却始终不见穆王的踪影。穆王为什么不再来了呢?白居易在《八骏图》一诗中提到,穆王“瑶池西赴王母宴”之后,又“壁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既然是这么回事,“不重来”的谜底还是以永远不揭开的好,否则西王母会更失望痛苦的。原来爱情的坚贞问题,在天界也同样存在,因而爱情的悲剧就不仅发生在凡间了……
  到乌鲁木齐的第二天,宾馆安排我们与一个美国旅行团同游天池,并碰到了彭梅清一行。他们也听说,在他们离开柳园之后,邓小平到柳园去了,接着去了敦煌、莫高窟,随后还来了乌鲁木齐。
  这时车子早已驰离乌鲁木齐市区,路旁一重重的白杨更觉鲜亮、茁壮了,树行间的流水也更喧腾活跃。只见那白杨和清泉,像变魔术时永远抽不完的绸带,不住在我眼前滑过。这时我突然发现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这树行间缓缓流着,在市内时只见其清澈的流水,这时竟是蓝色的!我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花了,连忙招呼同车的朋友来看,他们也一致同意,它确是蓝色的,在一些不受树影遮盖的地方更是如此。也许说出来很难令人置信,它果然是蓝色的!它的蓝不同于大海的蓝,大海在浅处是绿色的,在深处才是蓝色的,因此大海的蓝是莫测高深的蓝;它的蓝也不同于天空的蓝,天空的蓝是实色,是不透明的蓝。它的蓝却是透明的、清澈的,就像在半盆清水中,加进了点滴纯蓝墨水的蓝。远远望去,它像一条狭长的碧蓝闪亮的缎带,贯穿在白杨行中,装点着这条镶上绿边的银色的路!
  银色的路通向银色的山峰,山的半腰就是天池了。
  车子驰到天山脚下,按规定停下来登记,然后便沿山涧公路蜿蜒而上。这时路旁已没有白杨林带了,只剩下那略略加宽了的“蓝色缎带”,在山谷中欢腾飞快地滑落,溅起一朵朵蓝色的小浪花,即使碧蓝的大海,其浪花也是雪白的,不知为什么这天池水,竟连浪花也是蓝的,真是不可思议!公路左盘右旋,在丛山夹峙的沟壑中延伸,满眼是望之不尽的山峦。有的山峦覆盖着苍松翠柏;有的山峦则是光秃秃的;或一片乌黑,如煤块一般;或晶莹雪白,如大理石那样;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仰望天池所在的山腰,云缭雾绕,像披着一袭朦胧的薄纱,确有仙境的格局。古时因为没有开辟公路,这瑶池一般人都无法上去,就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难怪古人把它视为仙境,并由此生发许多美丽的想象。
  盘山公路十分险峻,而且越来越陡,公路旁就是万丈深谷,令人触目惊心。有畏高症的人都用双手捂上眼睛,不敢外望。有人开玩笑说,刚才在山脚登记车辆,其目的就是备案,以便检查进山者是否都平安出来了。山路这样险峻,来往的车子又少,客车每分钟都有可能翻下山去,而不为人所知呢!
  山里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车子刚进山时,风和日丽,晴空如洗,但一瞬间却乌云四合,昏天黑地,所有山峰都在刹那间躲藏起来了。眼前只有一片迷濛,耳畔只听风声呼呼。雨点紧接着犹如一支支银箭,射向大地。可才一会儿,风声停了,雨箭住了,随着就雾散云收,山显峰露,草青树绿,鸟语啁啾。这一切变化只发生在几分钟之内,真像变魔术一样,煞是有趣。
  蜿蜒曲折的山路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其间曾经过一个较小的山湖,说是小天池。再过不久,天池就赫然在目了。来前就听说天池风光有类瑞士,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它像瑞士的地方一是皑皑雪山,二是沉沉碧湖,再就是漫山遍野的云杉了。云杉这种树,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的,它只生长在纬度较高、较寒冷的地方,所以总带着一股北欧风味。遍山的云杉像一支支毛笔,笔尖指向高渺的蓝空。云杉上面是连绵的冰山雪岭,云杉下面是平静的碧湖绿水。湖面印着皑皑冰峰和丛丛云杉的倒影,一动不动,像幅油画。这一切真是安详、恬静、妩媚极了。对了,妩媚,天池景致特点就是那种难以言传的妩媚风韵。这种风韵应该怎样形容呢?它不艳丽夺目,不会令人失声惊叹,但却雍容端庄,经得起细细的鉴赏与推敲。用女人来比拟的话,她不是那种青春逼人、妩媚俏丽的年轻姑娘;也不是珠光宝气,艳色四射的贵妇;她是有内涵、有气质、有风度的美丽而端庄的淑女,因此自有她那种说不出来的迷人风韵。
  天池是皑皑雪山的女儿,她蕴蓄的,是天山冰峰融化下来的雪水。这雪水又化作一道道小溪,欢蹦乱跳地窜下山来,哺育干燥的西域大地。既然我们不断地把这些小溪形容为“蓝色的缎带”,你一定以为天池犹如一大张蓝色的缎子了。其实不然,天池是绿色的,是沉沉的黛绿,犹如那舞台前厚重的绿色天鹅绒帷幕。说起帷幕,又令人想起穆天子和西王母来。他们不就在这帷幕后面,演出那出古老的,令人叹息的爱情悲剧么!
  见湖上有游船来往,我们一行人决定乘船一游。这里的游船比漓江上的简陋、细小,只有一层,摆着一排排座椅,上面有篷,四面则敞开,很方便观赏风景。天池的四周都是山,人在湖里就像坐进一个大盆里。湖面很宽,完全没有游漓江时因群峰夹峙所产生的那种“人在图画中”的感觉,自然也没有“群峰手牵着手,盘旋着向你迎面而来”的景象。这里和漓江的风味全然不同。漓江是清灵的,它的景致胜在秀美奇丽,一山一水似乎都经过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天池是平实的,它的景致生在雍容妩媚。雍容来自那耀眼的雪山,妩媚则来自遍山的云杉和清清的碧水。
  秀美奇丽固然难能可贵,雍容妩媚也不可多得。
  华莎(生年不详),原名李炎群,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1975年移居香港。香港作家联会会员。创作有文化评论《优秀作品选读》(上下集)《现代文学名作分析》《古代文学名作分析》《外国文学名作分析》和文学创作《奇情诡异之旅》《希望仍在人间》等10多种。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本书系天山天池为核心视点的散文选,我们将以人文天池为起点,对大天山、大西域、乃至天山山脉两翼的整个中亚文化进行散射状的立体观照与解读。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我们期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发现,尽早在现有的自然天池景观的基础上,再造一个精神的天池,一座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历史文化丰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