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二十八团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1989
颗粒名称: 张忠乐
分类号: F426;F203;D261
页数: 2
页码: 467-468
摘要: 张忠乐,河南临颍县小张庄村人,1939年7月出生于农民家庭,1956年6月支边进疆在农六团青年队当农工,196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指导员、连长、副团长、团长,兵团棉麻公司书记兼副总经理。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团场经济 农二师 林网化 副团长

内容

二十八团第七任团长
  张忠乐,河南临颍县小张庄村人,1939年7月出生于农民家庭,1956年6月支边进疆在农六团青年队当农工,196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指导员、连长、副团长、团长,兵团棉麻公司书记兼副总经理。
  张忠乐身材魁伟,长于交际,善于运筹,决策有远见,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改变方略。1958年,参加乌库公路南段的筑路工程,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艰苦工作抢在前,放炮打眼,敢冒风险,深受战友们的爱戴。1969年任三十团一连连长时,排除阻力,带头种稻茬棉获得成功,成为全团利润最高的连队,旋升任三十团副团长。1981年升任二十八团团长。时团加工连机械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效率低。张忠乐筹措资金,加大技改力度,引进国内较先进的皮辊轧花机,螺旋式铁辊碾米机和200型新型榨油机,修建了楼房和仓库,使轧花、碾米、榨油等工艺流程一举改观,并实现了半自动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效,增加经济效益。
  1986年5月,张忠乐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甘冒最大风险,力排众议,制定了建设2万亩香梨生产基地的任务,为变大农业为主的团场为园艺农场奠定了基础。他同时主持修建了团部办公大楼及配套设施,促进了“两化”(团部城镇化、连队园林化)建设的进程。在1987年12月团第八届党员代表大会上,又提出投资1200万元,建设湖光蕃茄酱厂的计划,获得与会代表的支持,次年8月,蕃茄酱厂即竣工投产。
  张忠乐在大抓农场工副业建设之同时,加强农场林网化建设,1987年,一年栽植林带1080亩。他同党委一班人,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基层单位实行连长招聘制。还从农场特点出发,大力推行场乡、军民共建工作。1988年,农二师、库尔勒市授予二十八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称号,同年,经兵团农二师联合验收,二十八团林网化建设达标。
  张忠乐全面振兴二十八团经济的许多重大举措,使团场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团场经济的最大承受能力,他要求全团干部工人,着眼长远,勒紧裤带过一段苦日子。在香梨大规模定植后,4年之内,基本无多少收入,单靠二支干渠以西的耕地养活全团,使团场经济经历了极其艰难的阶段。张忠乐既为人之所不敢为,也忍人之所不能忍。在1996年二十八团40周年庆典大会上,授予他“开发建设荣誉奖章”并邀请他出席了庆典。

知识出处

二十八团志

《二十八团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2000

几十年来,二十八团的军垦战士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为屯垦戍边事业献身的人物和感人事迹。《二十八团志》忠实记载了这段历史和这个英雄群体,宏观地记述了二十八团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