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物之四:邸政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路上昆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1119
颗粒名称:
人物之四:邸政委
分类号:
I267;TU;F426
页数:
5
页码:
413-417
摘要:
这个邸政委,名叫邸海山。快60岁了,还像半截铁塔似的。他一贯军容整齐,说起话来声如炸雷,训起人来吹胡子瞪眼。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敞着怀,大摇大摆地踱方步,手持军帽当扇子的人。“你把军装着好。”那人露出不屑的神色,瞥了他一眼。
关键词:
推土机
司务长
报告文学
天山公路
中国交通报
内容
这个邸政委,名叫邸海山。快60岁了,还像半截铁塔似的。他一贯军容整齐,说起话来声如炸雷,训起人来吹胡子瞪眼。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敞着怀,大摇大摆地踱方步,手持军帽当扇子的人。“你把军装着好。”那人露出不屑的神色,瞥了他一眼。
“你是干什么的?哪个连的。”
“怎么啦?我是二营五连司务长,你呢?”
“我是一三八团政治委员!”邸海山扯开嗓门吼了起来:“我们筑路的部队,都像你这样,还有战斗力吗?”
司务长手忙脚乱地把衣服着好,就想从围观的人群中挤出溜掉。“你给我站住!”邸政委当众足足训了他半个多小时,司务长耷拉着脑袋浑身冒汗。
天山拉尔墩达坂。
风,发泄着淫威,像脱缰的野马呼吼着;雪,任旋风卷裹着,扑向大地。
在这茫茫的雪海里,闪现着一个高大的身影——邸海山戴着墨镜皮帽,穿着大衣皮鞋,浑身挂满冰凌和雪花。他手中拄着6米多长的棍子,在雪地里不停地探索着前进。时而回头大声对推土机手呼喊:“注意!跟着我的脚印走!”推土机紧跟在他身后。
雪山上空气稀薄缺氧,零下二三十度,紫外线强烈。邸海山和战士们一样,脸上铜钱大的皮往下掉,嘴唇和腮帮肿得老高。
推土机手胡启亮哭了。邸海山皱着眉头看了他一会儿,走过去问他:“哭什么?”
胡启亮打着牙颤:“冻得受不了啦!”
“哎——”邸海山叹着气,摘下墨镜,把肿得高高的嘴巴抬得高高地说:“你看我像不像猪八戒!”
小胡顿时不知所答,慌了神。邸海山“哈哈”地笑了起来,头也不回嘱咐道:“冻得受不了就下来,到雪地里跺跺脚,活动活动,不过不准跑步!你呀,你这个小猪八戒!”小胡笑了。
中午时分,正当他引导推土机推雪开路的时候,几千立方米的积雪失去平衡,瞬时从陡坡上方崩塌下来,气浪卷着邸海山,把他抛进百多米以外的山沟里,又抛到沟那边的坡上。他昏迷了,嘴上、脸上流着血,很快又冻结凝固了。
他努力地睁大双眼,手弯曲着,想弓身站起来,但一用劲又昏迷过去。
“邸政委!邸政委……”
邸海山被喊声唤醒,双手扒在雪地上,拼命地坐起来,抖抖肩上的雪:“喂——我在这边呢——”
小胡连跑带爬地赶到邸政委跟前。邸政委的脸肿得已经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缝。他俯身在雪地里摸他的墨镜,没有找到。他索性拾起那根长棍子,柱着继续向前走。一边小心翼翼地重测崩雪压过的那段便道,一边口里不断地念叨:“他妈的,差点熄火,差点熄火,差点熄火。”
胡启亮又哭了,他的眼泪掉落在邸海山身后那串深深的脚印中……
邸海山的脚印,曾留在大江南北的解放战场,也曾留在冰天雪地的抗美援朝前线。可以这样说:他曾“踏遍青山”!而他留在天山的串串脚印,倾注了他满腔的热血、钢铁的意志、创业的精神!
时间和空间未能叫我全方位地暸望天山公路的建设始末。好在国家在天山公路的零点处,塑起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好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里树有载着英雄业绩的墓碑,我不禁低头深思。
啊,这是一支解放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英雄队伍,是一支开拓的队伍,是一支肩负着人民希望的队伍。
胡耀邦同志知道了这支队伍的情况后,当即命笔:“都要这么做才好。”
是啊,“都要这么做才好”。
中国,为有这样的兵而自豪!
(原载《中国交通报》1985年2月31日远方副刊,获“理想之光”征文特等奖)
索附:《中国交通报》评论
生活比文学更美
苗木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读着它,耳边回响起一支熟悉的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
歌声中,我彷佛看到气势磅礴的天山公路上,行进着一支雄纠纠的队伍。这支肩负着人民希望的队伍,带着胜利的喜悦,迎着太阳前进!
在这篇报告文学中,作者用横向的摄影手法,给我们拍下了一张张令人难忘的英雄群像。
在天山公路的施工中,生活条件的艰苦和自然环境的险恶,都足以使人望而生畏。可是,这支队伍却铮铮铁骨,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着名垂史册的天山公路建设。
你看,为了清除施工现场的千年积雪,让筑路大军的施工器材早日开上天山,副营长姚虎成硬是用愚公挖山的精神,每天10多个小时地“泡”在工地。忘了吃饭,忘了休息。最后,他把自己只有29岁的年轻生命,也献给了天山!
还有,在那条连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隧道中掘进的李群柱连长,用双手,用钢钎,用钢铁的意志,凿出了高水平的隧道!
年逾花甲,身经百战的老政委邸海山,平日军容整洁,容不得半点儿散漫。为指挥推土机行进,几天都躺在雪地里,爬在雪坡上……那些被不断发生的雪崩、塌方夺去年轻生命的英雄们,都用自己的青春,写出了鲜红的历史!
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英雄,用自己的血汗,铺就了举世闻名的公路,也铺就了一条通向人民心中的路……我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当走在天山公路平坦的路面上时;当瞻仰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纪念碑时。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条公路,还有更多的思考。这篇报告文学,字里行间流溢着深挚的爱。
我们看到了希望,在雄伟的天山公路,在那支风尘仆仆地行进着的队伍身上……
是的,生活比文学更壮美。
知识出处
《路上昆仑》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书为报告文学和通讯作品集,反映武警交通部队艰苦奋斗造福于人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