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风雨见彩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0802
颗粒名称: 历经风雨见彩虹
分类号: F832;F8;F127
页数: 2
页码: 355-356
摘要: ——记玛纳斯农信社走过六十年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社员代表大会 六十年 信用社 玛纳斯县

内容

——记玛纳斯农信社走过六十年
  玛纳斯县联社 狄光甫
  六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不经意间,农村信用社已经走过了六十年。
  六十年前的1952年,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群众的需要,玛纳斯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在塔西河乡试办信用社成功,昌吉州第一个农村信用社诞生了。1954年,乐土驿信用社、兰州湾信用社、北五岔信用社成立,此后,各个信用社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至1979年初,全县有信用社9个、信用分社5个,有职工44人,农村信用社在玛纳斯县各乡镇设立网点,逐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
  信用社的初始性质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组织,后又变成大集体交由人民公社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把信用社定性为“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并采取与农业银行“合署办公”的形式,由农业银行对信用社实行管理。1984年,全疆农村信用社试行第一次体制改革。玛纳斯县全县信用社相继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信用社主任,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县联合社。实行经营上的灵活性、组织上的群众性、业务上的多样性,力图以恢复“三性”来改革信用社的管理体制。1988年,全疆第二次信用社体制改革启动。4月28日,玛纳斯县联社召开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当时县联社三股一部,辖内10个信用社、16个分社,职工112人,自有资金583万元。
  1993年3月,玛纳斯县联社会计业务由手工版迈向单机版操作,1995年,玛纳斯县联社率先在全疆第一个实现全县各营业网点利用计算机办理业务。1998年,玛纳斯县联社参与在乌鲁木齐县联社南湖营业部的千年虫测试,在年末顺利解决了“千年虫”问题,确保了业务的正常运行。
  然而农村信用社六十年的发展却是栉风沐雨,历尽坎坷。六十年来,经过几代农信人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农村信用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论是经营规模、办公条件,还是服务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老农信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在信用社存款的农民很少,当时一家能在信用社存款十元、二十元的就不错了,能存款五十元、一百元的那更是了不起的人家。当时一个农村信用社能有上万元存款就挺好了,一个有几万元存款的信用社那就是大社!那时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六十年后的今天,一人存款额度在几万、几十万的根本不稀罕,一个信用社有几千万、几个亿的存款很平常,一个信用社就是有几亿存款也不足为奇!
  提起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信用社,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理解,那时的农民要是有贷款需求,不但费周折,而且每户的贷款额度也只在三元五元左右,贷款用途一般也就是购买镰刀,给家人治病等方面,一个信用社一年的放款余额也就在几千元左右;而现在农民要是有贷款需求,只需拿着信用证到柜台几分钟内就能拿到三五万元,开办了福农卡的地方更省事儿了,在限定的额度内,需要多少钱只要用卡轻轻一刷即可取得现金。如今,农村信用社在全力做好“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的同时。还挺进城区,为个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说,一个信用社每年放款总额达几千万乃至过亿的都是平常事儿。
  上了年纪的老信合人还能记得,最初的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都很简陋,大多都在草房里办公,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了七八十年代,条件转好的信用社相继搬进了砖瓦房,办公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回想八九十年代,咱们信用社的员工,有着怎样的干劲:没有车,骑自行车,下雨了就步行,为了揽一笔存款、收一笔贷款,可以走十几里路;节假日加班,大家都毫无怨言,没有谁觉得不给加班费很吃亏;年终决算,有的会计甚至两天两夜不睡觉,只为了按时上报决算报表;大家更多的是在比业绩,比贡献、比技能,而不是比职务、比待遇、比收入。
  回忆农村信用社历经60多年风雨,在无数先辈、无数共产党员用青春和汗水的倾情浇灌下,在党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下,农村信用社实现了飞速发展。今天的我们,新一代信合员工们,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低的薪酬。
  历史的车轮滚到了公元2010年,这一年是玛纳斯县农村信用社实现飞速发展的又一个年头。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后,玛纳斯县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目前玛纳斯县农村信用社已是一家拥有17个营业网点、248名从业人员、30亿元存款、24亿元贷款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是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而在县域金融中,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规模都占到50%以上。
  回首农村信用社六十年来发展的每一个历程,我们铭记祖辈开创信用合作理念的智慧,我们感叹父辈大规模发展农村信用社所经历的磨难,我们更展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的美好未来。
  (2013年7月4日 自治区联社《修志工作简报》第49期)

知识出处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 2014》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昌吉农村信用社年鉴》(2014)多角度、全方位、真实地记载了2013年昌吉州各县市联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昌吉州各县市联社各族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