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柯尔克孜族的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6225
颗粒名称: 古柯尔克孜族的文学艺术
页数: 2
页码: 5-6
摘要: 柯尔克孜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具有丰富的古代文学遗产。口碑文学在柯尔克孜文学艺术史上占极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文学宝库里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古柯尔克孜族的文学,属民间文学的范畴,是几千年来,柯尔克孜族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不朽作品。《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近三十万行的英雄史诗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民间的,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口耳相传,不断去粗存精,加工琢磨,使这部作品成为集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之大成的宝贵文化遗产,成为研究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百科全书。

内容

柯尔克孜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具有丰富的古代文学遗产。口碑文学在柯尔克孜文学艺术史上占极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文学宝库里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古柯尔克孜族的文学,属民间文学的范畴,是几千年来,柯尔克孜族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不朽作品。《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近三十万行的英雄史诗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民间的,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口耳相传,不断去粗存精,加工琢磨,使这部作品成为集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之大成的宝贵文化遗产,成为研究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百科全书。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除史诗外,还有叙事诗、歌谣、谚语、寓言、笑话、传说、故事、谜语等。
  正如苏联文学家热阿得诺夫在谈到柯尔克孜族的文学艺术时说的那样: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是十分智慧的民族,他们能言善语,似乎个个都是诗歌手。他们最大的特点是随时都能编诗说唱。他们的诗歌,语句含蓄深刻,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一定的韵律。现在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的诗歌,依然保留着古代口碑文学的特点。
  古柯尔克孜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也很发达,就民歌而言,有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告别歌、劳动歌、摇篮歌等多种,这些民歌像绚丽的鲜花,开放在柯尔克孜草原上。
  但是,由于历史上的战争以及文字、宗教的几经变化,柯尔克孜民歌、音乐(乐谱)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少,大部分是口头上的传唱。
  柯尔克孜民歌的演唱形式可分为对唱、独唱、弹唱三大类。对唱在柯尔克孜文化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在婚礼和其他娱乐活动中,都要举行对唱。对唱的曲调节奏明快,短小精悍,没有固定的歌词,不用伴奏,且曲调由唱者自由选择,歌词即兴演唱,因此整个对唱活泼风趣,旋律多变,扣人心弦。柯尔克孜民歌中除独唱、对唱歌曲外,还有无伴奏合唱歌曲。合唱在曲式结构上,较对唱有所扩大。这类民歌旋律优美,音域宽广。弹唱是由库姆孜伴奏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器乐和声乐的结合,给民歌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柯尔克孜的民歌,主要是由牧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民歌中普遍带有呼唤的声调,反映出牧人们在辽阔草原上对大自然的呼唤。所以柯尔克孜歌曲,可以把人引向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潺潺的流水和幽深的山谷……
  柯尔克孜民歌中歌词的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多为四行一段,每行一般为六至七个音节。四行中一般一、二、四句押韵,另外还有双生韵:即一、二行押一韵,三、四行另押一韵;交叉韵:即一、三行押一韵,二、四行另押一韵。柯尔克孜族民歌在用韵上的最大特点是十二行韵,即十二行歌词中,歌词首句为一个韵,词尾为交叉韵。
  近代柯尔克孜的民歌和民间音乐,虽然受到了其他兄弟民族以及外国音乐的影响,但是在音韵和规律上,仍然保持着柯尔克孜民歌的原貌,仍然具有草原牧歌的浓郁特点。

知识出处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记述了柯尔克孜族在历史发展进程、衣食住行、婚、丧和礼仪、岁时风俗、生产劳动习俗、民间文学与艺术、体育、竞技与游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柯尔克孜族独有的民族特点与风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