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文学概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6027
颗粒名称: 一、民间文学概说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它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之分,也没有专业的作家,民间文学是当时唯一的文学形式。阶级产生后,发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于是出现了专业的作家,产生了“作家文学”,从而民间文学就和作家文人的创作分开了。

内容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它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之分,也没有专业的作家,民间文学是当时唯一的文学形式。阶级产生后,发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于是出现了专业的作家,产生了“作家文学”,从而民间文学就和作家文人的创作分开了。
  在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劳动人民不识字,不会写文章;到了奴隶社会以后,劳动人民虽然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不能参与书面文学的创作,但他们是少不了文学的,他们的思想感情一定要表现出来,他们在口头用活的有声语言创作了各种文学作品,其中优秀之作甚至可与伟大作家的作品相比美。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指出:“不识字的文盲群里,是有作家的,原始时代就有‘杭盲杭盲派’,就是《诗经》的《国风》里的东西,许多也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的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的。王官们检出它可作行政上参考的记录了下来,此外,消灭的正不知有多少。希腊人荷马——我们姑且当作有这样一个人——的两大史诗,也原是口吟,现存的是别人的记录。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鲁迅接着指出:“但是,因为没有记录作品的东西,又很容易消灭,流布的范围也不能很广大,知道的人们也就很少了。偶有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这是对民间文学非常精辟而全面的概括和论述。
  长期以来,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在平行发展之中,有着不可分隔的血缘关系,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但又并驾齐驱,各有自己的艺术传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知识出处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1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一书是西北民族学院教材科并汉语系“十五规划”项目之一;它既是一部重要的研究生教材,也是汉维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本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汉维民间文学的范围、特性和价值,汉维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汉维历史文化概述,汉维民间文学形成过程中的外来影响,汉维古代民间文学概述,汉维神话与传说的比较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