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萨满的产生与传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5983
颗粒名称: (二)萨满的产生与传承
页数: 14
页码: 33-46
摘要: 满族萨满的产生,一般分为“神选”和“族选”两种形式,但大部分萨满是神选萨满,民间称“神抓”萨满。一些学者认为,萨满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②而各民族中流传至今的传说以及大量的事实表明,萨满的产生至少在母系氏族社会之前。也就是说,萨满教产生的时间应该是更早一些。萨满传承的方式,各个民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内容

满族萨满的产生,一般分为“神选”和“族选”两种形式,但大部分萨满是神选萨满,民间称“神抓”萨满。一些学者认为,萨满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②而各民族中流传至今的传说以及大量的事实表明,萨满的产生至少在母系氏族社会之前。也就是说,萨满教产生的时间应该是更早一些。萨满传承的方式,各个民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萨满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在满族著名的《天宫大战》神话中有所解释,女神阿不卡赫赫在众神的帮助下战胜了恶魔耶鲁里,成为一位永远不死、不可战胜的穹宇母神,维佑天地,传袭百世。“阿不卡赫赫又派神鹰哺育了女婴,使她成为世上第一个大萨满”,“神鹰受命后便用昆哲勒神鸟衔来的太阳河中的生命与智慧的神羹喂育萨满,用卧勒多赫赫的神光启迪萨满。使她能晓星卜天时,用巴那姆赫赫的肤肉丰润萨满,使她运筹神技,用耶鲁里自生自育的奇功诱惑萨满,使她有传播男女媾育的医术。女大萨满才成为世间百聪百灵百慧百巧的万能神者,抚安世界,传替百代”。①值得注意的是,这则神话中说世上第一个萨满是女萨满,并且是女神派神鹰哺育出来的。
  在东北民族中广为流传的《尼山萨满》传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满族的《女丹萨满的故事》中说,女丹萨满没能让皇帝的妹妹起死回生,被扔进井里死去。由于她的冤魂不散,皇帝只好让她永远随佛满洲祭祀时受祭。从此以后“女丹萨满就是萨满的创始人”。②鄂温克族的《尼桑萨满》中说,由于尼桑萨满没有治好清朝皇帝亲戚的病,被用绳子捆起来扔进九丈多深的井里。“尼桑萨满虽这样死了,但她并没有消失,后来鄂温克人的萨满就是继承了尼桑萨满”。③达斡尔族的《尼桑萨满》中说,尼桑萨满没有治好国母的病,被扔到了九泉之下,她在下沉的时候抓住自己的头发,使得她的头发露在了外边,“露出多少根头发,达斡尔族就有了多少个萨满”④。这些有关萨满起源的传说,虽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所讲的都是自己民族的第一个萨满,而且又都是女萨满。
  在萨满教中,女萨满的地位比较高。这不仅表现在萨满起源上,而且还表现在后来的萨满仪式上。在清代,萨满宫廷祭祀所用的萨满一般都是女萨满,民间习惯称她们为“萨满太太”。后来,虽然男萨满不断地增加,但他们在祭祀时穿戴的服饰仍然是女性化的服饰。在鄂伦春族萨满中,女性萨满一直人数较多,至少是男女萨满各占一半左右。⑤在远古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氏族长和萨满都是女的,而且是一身而二任。女萨满人数占优的情况说明,萨满教的产生应该不晚于母系氏族社会。
  萨满的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萨满的传承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族选”,一种是“神选”。所谓“族选萨满”,就是由氏族内部推选而产生,或是在光绪二十六年秋病逝的。何玉霖9岁时突然得急症,发高烧,夜里在梦中往外跑,穿越大野甸子,喜钻树林子,还好攀高树。他的爸爸、哥哥天天追着撵,撵都撵不上。他本来有重病,还不吃饭,可浑身就是有股子蛮劲儿,几个小伙子都摁不住,只能用绳子捆着,用几床大被压在炕上,天天得有几个亲属看守着,就这样还看不住。后来,实在无法,还是同屯那姓(满族那木都鲁氏)大萨满看出一些门道,觉得不对头,认为他的神志和眼神以及特殊的蛮力必有缘故,便与何姓族中穆昆达讲了他的想法。这位老那家大萨满跟老何家有姻亲关系,所以他关心这个事,还跟老何家的人讲,你们家三爷何春大萨满去世后,你们也没祭祀,何春大萨满的神就是大力神,你们是否族下商量一番,杀口大肥猪,请示一下祖上,一连已经过这么多个年头了,是不是该选新萨满了,看样子像是他三爷的魂抓玉霖做萨满,你们要办个祭祀,要不然这样下去,不把玉霖折腾完了吗?那姓大萨满的话,引起何氏全族和何玉霖父母的重视,经过全族共同商议,大家凑了一百吊大洋,抓来三口猪,办了祭祀。何氏家族当时因没有了萨满,又由亲戚家那氏大萨满代替祭祀,为何玉霖抬神,然后又学乌云十五天,出了马,成了何舍里氏家族第十二代大萨满。何玉霖自从当了萨满,病不仅完全好了,而且更聪明更勤奋好学,更惊奇的是突然有了一副好嗓子,唱什么会什么,特别拿手的就是民歌。何玉霖又拜被称为六爷的那大萨满为赊夫(师傅),那大萨满有文化,读过私塾,会满文、汉文,书法也有一手,在附近一带出了名,凡是新年过节写对子和文书,都请那大萨满。何玉霖虽然年轻,没上过什么学堂,可是他自从抬神当了萨满,凡师傅讲的知识,何玉霖过耳不忘,记忆准确,悟性极强,没有他不能记住、不懂的。所以,何玉霖很快成为何氏家族最有文化的人,在他带领下,十年间又培养出六七个小栽力。从此,何氏家族的萨满祭祀自本族大萨满何春去世,停顿数十年之后,在他极力倡导、身体力行之下,重新开展起来。从此,自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珲春何姓家族萨满祭祀就重新开展起来,而且每年都有隆重的萨满祭祀,从未中断过。
  又比如,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韩屯满族瓜尔佳氏萨满关志远,也是“神抓”的萨满。关志远,清光绪三十四年(巳酉)生,属猴。据他自己讲述,老关家是韩屯的老户,满族姓瓜尔佳哈喇,属海西女真,祖居长白山。始祖迈图曾随后金军队入关,顺治中期,奉旨由北京回乌拉街,任乌拉统领。在乌拉街韩屯已有200余年了,最初分拨到韩屯,开荒占草,祖先为清打牲衙门当差,主要是打渔的差使,为皇家年年网细鳞鱼,专有鳇鱼圈,喂养起来,冬天用大水槽活运到京师。民国以后,他们仍在这里打渔种地,到了他这代已经十二辈了。他姊妹3个,两个姐姐,但都没活长,分别在3岁、8岁时相继病死。他生下来就疾病缠身,老人都为他操心,花了不少银子病也没治好。他爸爸妈妈都很心痛,找族中的萨满和老人瞧,都说天生要当家族萨满,只要在神前效力,就能长命百岁。他的本家叔叔关广录是本家十一代大萨满,他便拜广录叔叔为师傅,但实际学时,因广录叔身体不好,具体教与传授神歌的就是秉秀哥哥。秉秀哥哥学过萨满,师傅是广录叔,比他学得早,属于师兄弟。他是老人许的,正式学萨满时才11岁,很聪明,神词记得快,鼓打得也好。当了萨满之后,他跟着秉秀哥哥为本家族举办过两次祭祀。不知怎么的,他的病也好了,不久便成了关氏家族的主祭萨满。
  过去,满族各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萨满,族中大小事情都需要萨满出面来解决。满族萨满与穆昆达(mukūnda,家族长)一起主持祭祀。从各个姓氏家谱中可以看出,从修谱之日起直到现在,满族各个家族的历代萨满传承都有记录。比如,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阿村石姓家族萨满已经传承了八代,他们分别是:
  第一代萨满崇吉德
  第二代萨满打卡布
  第三代萨满乌林巴
  第四代萨满东海
  第五代萨满多明阿
  第六代萨满石殿峰
  第七代萨满石宗轩
  第八代萨满石忠祥
  据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韩屯满族瓜尔佳氏萨满关柏荣介绍,关氏家族从谱书看,在韩屯已有三百来年的历史,并且代代有萨满,到1981年已经传袭了十三代。关氏萨满从关柏荣算起,代代有师傅,可以追溯到同治年,记忆最清晰的应从第十代大萨满关广军开始。
  第十代萨满关广军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属猪。有关的萨满一直到今天,都有名讳写在关氏家族萨满神谱之上。
  第十一代大萨满关广禄,1907年生,光绪三十六年丁未,属羊。
  第十二代大萨满关秉秀1917年生,属蛇,与关大萨满同代的萨满还有师傅关志远,1922年生,属狗。
  第十三代萨满是关柏荣和关建华,关柏荣1942年生人,属马,小时因病许愿,抬神成为关氏家族萨满。关建华1952年生,属兔。
  第十四代萨满正在培养。
  新萨满成为萨满之后,要在老萨满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祭祀仪式、众多的祭祀神歌、手鼓和腰铃的技巧、一系列的占卜技能以及一些萨满术等等。满族称这个过程叫“学乌云”和“落乌云”,实际上就是给新萨满办个“学习班”,集中学习如何成为萨满。“乌云(uyun)”一词是满语数字“九”,萨满学习一个单元一般为九天,称一个乌云。学习了多个乌云以后,还要举行“落乌云”仪式。“落乌云”实际上就是一场汇报演出,也就是将老萨满所教的仪式、神歌、技能表演一次,检验一下学习效果。2007年1月和2007年3月,我们有幸参与了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阿村石姓家族的“学乌云”和“落乌云”仪式,使我们大开眼界,真正了解了学萨满的过程。
  在整个学习萨满的过程中,背诵神歌应该是最难的。因为神歌都是满语的,即使到了今天,萨满祭祀时仍然要用满语演唱神歌。用萨满们的话说,满族的神只能听懂满语,听不懂汉语。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满族萨满神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语言形式,即满语形式、满汉双语形式、满音汉记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它们记录的都是满语。满语形式的神歌应该是比较早出现在神本子中的,其形式完全是用满文记录下来的。这种形式说明,萨满们还懂得满语,还能够认识满文。满汉双语形式是既有满文又有汉文的形式。但汉文并不是译文,而是用汉字记录满语读音。这种形式的出现,说明萨满们基本上不大懂满语满文,已经比较熟悉汉语文了。因此,在祭祀唱神歌时萨满即使不认识满文,只要认识汉文仍然可以唱汉文记音式的满文。到了只用汉文记满音的第三种形式出现时,满文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汉字记音形式的满语。这种形式的出现,说明萨满们不但不懂满语满文,就是照猫画虎似地写满文也是不可能了,只好借助于已熟悉的汉文将满语记录下来。
  学习萨满神歌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满族的神太多了,而每一个神都有自己的神歌。以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村石姓家族为例,他们的神本子中就有47首萨满神歌。这些神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家神神歌11首,包括南炕、西炕、淘米、换锁、敖都妈发、头辈太爷、排神、升斗回话、领升、祭祀用、顺星;二为瞒泥神神歌23首,包括按巴瞒泥、胡烟瞒泥、多分洛瞒泥、妈克己瞒泥、赊冷泰瞒泥、依兰阿立瞒泥、乂韩不库瞒泥、舒禄瞒泥、泥贞不库瞒泥、扎克他瞒泥、伏亲瞒泥、我业己瞒泥、巴图鲁瞒泥、巴克他瞒泥、朱禄瞒泥、舒业己瞒泥、德利KI瞒泥、德(恩瓦)不库瞒泥、胡压气瞒泥、他他库瞒泥、丝各七瞒泥、德勒KI瞒泥、按巴阿力瞒泥;三为野神(大神)神歌13首,包括飞虎神、貂神、山音木克戈什哈、蟒神、安春(牙KI)浑、(牙秃)木都力、压亲勒传、卧虎、玄虎、豹神、哀打浑、牛呼力、扎拉呼计崇神。每一个神的神歌大约有几十行,甚至上百行,不下一定的功夫是很难记住的。比如,家神神歌中的《顺星》词:
  矮以赊勒扎林德
  卧以赊勒我林德
  哈舒力哈拉哈拉卧七
  石克忒力哈拉我林德
  哈哈合合阿宁阿街
  花而合沉为林杜啡
  吴哩阿沙阿沉杜啡
  押禄哈末林卧KI泥
  洋升阿三德白楞危
  哈拉哈以吴西哈
  阿巴凯墩以吴西哈
  太子以吴西哈
  打吴尊以吴西哈
  纳丹吴西哈
  纳咔呼悖哀心吴西哈
  猫吴西哈
  木克吴西哈
  (牙秃)吴西哈
  背浑吴西哈
  树树树克敦阿吴西哈
  戈秃吴西哈
  拉库呼吴西哈
  昂阿KI孙昂阿而扎哈
  合合乐KI孙戈訥合
  阿库舍末阿纳哈阿库
  必合赊末悖作浑阿库
  仸以(牙必)悖伏杜啡
  以车(牙必)悖阿力啡
  以能泥三以车德
  (牙必)以三悖浑德
  阿拉悖阿纳啡
  仙烟熬木朱为勒啡
  舒拉悖水他啡
  悖浑熬木朱悖合啡
  悖德吴吉合花以吴拉颠
  悖浑木克戈吉啡
  文德吴己合吴贞舒子
  分洛滚德吴已合分处浑以舒子
  我勒根悖以押啡
  扎兰悖秃押啡
  多伦三德多不啡
  秃禄滚三德秃克啡
  矮以赊勒扎林德
  卧以赊勒我林德
  阿巴咔韩德卧七浑七白楞危
  沙克打阿什韩班吉KI泥
  吴朱秃克七吴禄滚卧不末
  赊车根秃克七舍不贞卧不末
  西兰西兰吟木库杜林不啡
  打浑打浑戈似韩巴哈不啡
  年旗仙悖打不啡
  孙扎花山吉哈戈妈KI泥
  朱勒西卧七朱赊卧不主
  阿妈西卧七阿哈不末
  萨妈我贞昂阿KI孙KI舒乐合
  不拉KI纳德恒磕勒末
  哈哈合合(牙尼)库拉啡
  三人太平三人卧不末
  二和太平二合卧不主
  卧孙哈哈标浑卧七
  吴能泥古吟悖木己(恩瓦)德
  (尹KI)文勒末阿巴咔妈发翁阿扎兰悖
  阿坤不末戈木悖德
  卧木洛多不洛
  以泥悖哦德抢扦三德二扎不楞危
  我能泥言木吉哈朱哈朱戈木必
  阿妈西不木必
  纳丹乃呼朱戈不木必
  闷秃浑托洛巴哈啡
  末訥根末訥洼吉啡
  而扎不楞危劳不杜卧七
  戈淋娘门戈木无KI库
  打七杜悖德哀呼吟打(思我)力比不合
  舒崇阿德打押哈
  阿巴咔妈吉拉啡
  戈(恩瓦)吴西哈(牙秃)(牙KI)末
  呼孙悖呼秃力悖白楞危
  这首神歌共有78行,主要叙述了满族祭星的过程。祭词中出现的“纳丹吴西哈(七星,nadan usiha)”、“哀心吴西哈(金星,aisin usiha)”“猫吴西哈(木星,moousiha)”、“木克吴西哈(水星,muke usiha)”、“牙秃吴西哈(火星,tuwa usiha)”、“背浑吴西哈(土星,boihon usiha)”等星宿,是满族及其先人对宇宙天体的一种认识。尽管满族及其先人在历史上没有创制自己的历法,但从上面的祭星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天空、星宿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满族星祭在各个姓氏中普遍存在,各有特色。比如,在满族那姓家藏萨满神歌中,就有《唤星调》(usiha be hūlaha mudan)。那家是东海女真的后裔,满族姓氏是那木都鲁哈拉。《唤星调》中唱到:
  usiha tucime hūlambi
  naihū naihū
  dergi den abka jafaha
  naihū naihū jihe
  amba mederi ci jihe
  amba alin ci jihe
  amba mama enduri bedereki
  mini naihū niyalma i boode bedereki
  amba urgun
  gemu urgun
  umesi urgun
  naihū
  beye hengkilehe hengkilehe
  译文:
  北斗星啊,出来吧
  北斗星啊,北斗星
  从高高的东边的天上来
  北斗星啊,下来了
  从大海中来
  从大山中来
  祈请大祖母神归来吧
  祈请北斗之星归来吧
  大喜呀
  皆喜呀
  甚喜呀
  北斗星啊
  我们俯身叩拜
  这首神歌比较简练,通俗易唱。“北斗星啊,下来了/从大海中来/从大山中来/祈请大祖母神归来吧/祈请北斗之星归来吧”,表达了祭祀人对北斗星的期盼与崇敬。
  此外,新萨满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满语词和句子,以便在神灵附体时与神灵对答。在石姓神本子后面,就有一个供新萨满学习用的《满语词汇表》,大约包括日常用语和祭祀用语357条,除少量的句子外,大都是一个个单词。比如,“年”、“月”、“日”、“马”、“牛”、“羊”、“甲”、“乙”、“丙”、“丁”、“哥哥”、“姐姐”、“叔叔”、“婶子”、“神刀”、“草把”、“台鼓”、“还愿杆子”、“跳神”、“高冈”、“山林”、“高地”、“洼地”等。满族石氏家族还藏有世代传承下来的“话条子”。这些话条子共有85句之多,其中包括一些单词“顺治”、“康熙”、“雍正”、“咸丰”、“同治”、“光绪”等清代年号,也有“香碟”、“鼓捶”、“神杆子”、“锁口袋”、“小黄米”等祭祀用语,更多的是一些常用句子“此事为满族传习根基”、“急急忙忙奔长白山去”、“百年无灾,六十年无病”、“众族人一心一意”、“勿违恭敬”、“心诚在灵,心诚求之”等等。对于一个新萨满来说,除了要学会使用萨满器具、懂得祭祀仪式,同时还要背诵大量的满语单词、满语句子及满语神歌,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萨满。

附注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930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第243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金启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第91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吕光天搜集:《鄂温克民间故事》,第79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萨音塔娜编:《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第102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赵复兴著:《鄂伦春族研究》,第29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知识出处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10

主要内容包括:满族萨满文化遗存之萨满、萨满信仰、萨满仪式、萨满神歌、萨满艺术以及萨满访谈录、萨满文本等。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有关满族萨满文化遗存的著述,对满族萨满文化遗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将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萨满文化研究材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