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会场感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传》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5686
颗粒名称: 三、大会场感悟
页数: 3
页码: 11-13
摘要: 东晋年间,龟兹佛教达鼎盛时期。据《晋书·四夷传》载:“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僧尼万人。”都城西门外左右各有一尊高九十尺的佛像,不管是从东而来进王城,还是从西边进王城,远远就看到两尊庄严肃穆的大佛像,被视为龟兹国明显的标志。就在佛像前,每五年设一次大会处,举办大会场的制度已由来已久,时节在秋天秋分前后数十日间。全国僧徒从四面八方云集大会场。上自国王大臣,下至民众,商人停止营业,农民放下农耕,都到大会场来奉持斋戒,受经听法。

内容

东晋年间,龟兹佛教达鼎盛时期。据《晋书·四夷传》载:“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僧尼万人。”都城西门外左右各有一尊高九十尺的佛像,不管是从东而来进王城,还是从西边进王城,远远就看到两尊庄严肃穆的大佛像,被视为龟兹国明显的标志。就在佛像前,每五年设一次大会处,举办大会场的制度已由来已久,时节在秋天秋分前后数十日间。全国僧徒从四面八方云集大会场。上自国王大臣,下至民众,商人停止营业,农民放下农耕,都到大会场来奉持斋戒,受经听法。一整天不喝水不吃饭,竟也忘记疲劳。鸠摩罗什出生的第二年,王城曾经办过一次大会场。此时他刚满一岁,家人便着他到大会场来看看热闹。转眼他已六岁,也懂事了,母亲又领着他到大会场来,特意让他见识见识。大会场场面很大,可容纳万人之多,但秩序不乱。鸠摩罗什紧跟着妈妈。妈妈走到高大的两尊佛像前,两手合十念诵阿弥陀佛,他也两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妈妈打坐念经,他也静心打坐。听了妈妈念的经听不懂,他就问:
  “妈妈,你念的经我不懂,我念什么经啊?”
  “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
  打坐毕,耆婆领着鸠摩罗什来到讲经说法处。只见台上讲经的法师一副天口,讲起经来口若悬河,有声有色。听众听得如痴如迷,鸦雀无声。鸠摩罗什从心里敬重那位台上讲经法师,问妈妈:“台上那位法师是谁?”
  “他是龟兹的高僧佛图舌弥。”
  “我长大了要像他一样,给大家讲经说法。”
  耆婆听了儿子这句话,激动得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你真是个有出息的宝贝儿子!”
  大会场已进入高潮,行像仪式开始了。行像,就是全国各佛寺的僧徒们,将本寺庄严的佛像打妆起来,莹以珍宝,饰以锦绮,恭恭敬敬地放在车上,排起队来达千数。佛像入城时,遥散众花,纷纷而下,随众人浩浩荡荡地通过喧闹的商业大街,汇集到大会场,然后将佛像一一整齐地摆放在大会场,让大家瞻仰、评说。
  耆婆和鸠摩罗什将千姿百态的佛像认真仔细地瞻仰完后,罗什问妈妈说:
  “妈妈,我能不能成佛?”
  “‘佛’是天竺梵文音译语,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只要排除一切欲望,苦心修行,就能达到佛的境界,得证正果。换言之,‘即心是佛’。”
  “什么是‘即心是佛’?”
  “你现在还小,长大了就明白了。不过妈妈寄希望于你长大了能致力于苦度苍生,成为一个传教大师,我就心满意足了。”

知识出处

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传

《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传》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鸠摩罗什在中外佛教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极为深远。自鸠摩罗什之后,封建王朝才把佛教翻译作为一项事业,组织专门人力,从事这项工作。他翻译的佛教典籍,对中国宗教哲学和教义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的大乘佛教说,成为中国各个佛教学派、宗派用来建立宗教理论体系重要思想的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