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传》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55686 |
颗粒名称: | 三、大会场感悟 |
页数: | 3 |
页码: | 11-13 |
摘要: | 东晋年间,龟兹佛教达鼎盛时期。据《晋书·四夷传》载:“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僧尼万人。”都城西门外左右各有一尊高九十尺的佛像,不管是从东而来进王城,还是从西边进王城,远远就看到两尊庄严肃穆的大佛像,被视为龟兹国明显的标志。就在佛像前,每五年设一次大会处,举办大会场的制度已由来已久,时节在秋天秋分前后数十日间。全国僧徒从四面八方云集大会场。上自国王大臣,下至民众,商人停止营业,农民放下农耕,都到大会场来奉持斋戒,受经听法。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鸠摩罗什在中外佛教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极为深远。自鸠摩罗什之后,封建王朝才把佛教翻译作为一项事业,组织专门人力,从事这项工作。他翻译的佛教典籍,对中国宗教哲学和教义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的大乘佛教说,成为中国各个佛教学派、宗派用来建立宗教理论体系重要思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