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贯彻“八字方针”,落实“四定、三包、一奖”责任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二师三十一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55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贯彻“八字方针”,落实“四定、三包、一奖”责任制
页数: 7
页码: 44-50
摘要: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各行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令人痛心的事实、严重的经济困难促使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势在必行。

内容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各行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令人痛心的事实、严重的经济困难促使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势在必行。
  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举行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八字方针”,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在两三年内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即调整各个部门之间已经变化了的相互关系”。从此,实现了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重大转变,国民经济的发展由“大跃进”时期进入了调整阶段。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许多方面都呈现了明显恢复的形势。1962年5月15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讨论国营农场时,邓小平指出:“农场必须有几定:定员、定额、责任制、经济核算,才算办企业。”为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1962年2月,兵团召开农牧团场场长会议,正式通过《农牧业生产实行“定、包、奖”制度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并要求在兵团推行。《暂行办法》规定农场生产,应以班组为主的包产组为主要对象,实行“四定”(定员、定地、定产、定成本),“两包”(包产量、包成本),超产节支按比例提奖的办法,把职工个人利益与包产组的年终产量和成本联系在一起,加强了职工的生产责任心。同时,兵团党委为了安排好职工的生活,还落实了中央关心职工生活的政策,给职工和家属划分自用地,鼓励职工发展家庭副业生产。同年6月,农二师党委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八字方针”,以农业为基础,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对一些缺乏资源条件和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自6月1日起,农二师撤销第一、第三管理处,第二管理处易名为塔里木管理处,并将塔里木垦区的8个农场合并为塔里木一、二、三、四、六和共青团农场,塔里木七场、塔里木八场部分人员、土地并入共青团农场,塔里木九场移交尉犁县作为地方牧场。在调整的基础上,农牧团场全面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补课,加强盐碱地的改良和培肥工作,建立“四定三包一奖”(既定员、定额、定质、定量;包条田、包产量、包成本和超产奖)的经济责任制。
  共青团农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八字方针”,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62年总播面积和实际收获面积比1961年增加3.6%和40.2%,灾害率则减少14.1%,粮食增长26.3%,棉花增长34.4%,油料增长9%,单位面积产量,粮、油都有增长。7个农业连队,有5个单位比1961年有较大增长。1962年2月8日,农场执行了上级颁发的超产奖励制度,即“定、包、奖”经济责任制,场向连队下达当年的生产指标、任务等,由连队组织大班定地、定任务、定人员,由领导到职工共同承担经济责任。这项具有基本性、全面性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了农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械作业质量也有很大改进。农场学习了农五团(现二十一团)的经验,同时重视了作物品种搭配,使作物不成熟的现象减少了。
  经过全场干部群众的努力,场职工生活有了改善。1962年全场人均口粮达182.3千克,比1961年提高5%,蔬菜供应每人年平均达525千克,比1961年提高24%。在财经上,场农业亏损比1961年减少15.4%,商业利润增长110%,财务经营总亏损减少13.6%。在林园方面,造林面积完成计划51%(按保存率计算),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的营造提高显著。工副业方面,建立了专业队伍,因地制宜以甘草膏、规格甘草为主,积极开展了加工副业,增加了收入,创收4万元,促进和支援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对农场财政紧张局面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农场虽落实了“定、包、奖”责任制,但生产计划完成得很差,1962年粮、棉、油总产仅分别完成计划的43.4%、41.4%、23.1%,如把塔里木七场和共青团农场两个场合并前后的生产情况对比来看,粮食总产减少5.2%,油籽减少20%。1962年畜牧业完成计划也不好,生育率下降,畜牧死亡大,一方面是饲料基础薄弱,饲料标准很低,另一方面技术管理粗放,造成畜牧业财务出现亏损的反常现象,1961年畜牧业财务利润18628元,1962年反亏损13542元,工副业、商业及其他财务收入,也填不上农牧业亏损的差额。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三低一高”问题(单产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成本高)。“三低一高”现象表现在农业方面,以粮食、棉花为例,1959年~1962年四年粮食平均单产293千克/公顷,皮棉为83千克/公顷,最高年粮食单产没有达到600千克/公顷,皮棉也没有达到150千克/公顷,劳动生产率按农业直接劳力每人生产粮食不到1750千克,而农五团1961年每人生产粮食5500千克,是共青团农场的3倍,粮食不能自给,当然更谈不到商品率。产品成本平均每千克成本:小麦1.42元,高粱1.45元,普遍超过市面10倍以上。
  “三低一高”现象在场里很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土地盐碱大、缺少肥料、灾害大、经营管理不善、劳力组织不好,造成劳动出勤率低、工效低、机车故障多、耗油大、费用高等现象产生。改变“三低一高”是办好农场的根本任务,也是场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建场初期强调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是对的,今后更主要的是强调变“三低一高”为“三高一低”。
  1963年2月6~10日,中共共青团农场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场部召开。大会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第二届党委会在1962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大会一致认为前届党委会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带领全场职工,战胜困难,奠定了农场的基础。会上田村副场长代表上届党委作了1962年以来的生产工作总结及1963年生产任务的报告,政治处主任张长宽作了二届党代会以来的党委工作及政治思想工作的报告,场长康秉仁在大会上作了致词,大会报告一天半,于7日下午转入小会讨论。大会充分发扬了党的民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和错误,明确了今后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选举新的党委会,大会选举产生14人组成的新党委,书记杜肇禄(从第二管理处调来)、副书记王清芳(原塔里木七场副场长);常委:杜肇禄、王清芳、田村、宁光华、张长宽。这次大会是一个团结的大会又是一个动员大会,使全场职工树立了在1963年生产战线上夺取农业大丰收的信心。
  从1963年起,为加强财政管理,兵团全部财务收支计划纳入国家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分开入账,对下不再实行以收抵支的老办法,以后财务情况日渐好转,这一年,共青团农场和各连队建立起健全的核算制度,连队进行成本核算,各生产班组实行定额核算,机车实行车车核算。这年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农业劳动生产率(按产品量计算)粮、棉、油籽分别较上一年增长71%、39.5%、28%。
  由于场职工家属人口日益增多,场适当地发展了家庭副业生产,充分利用社会劳力的潜力,增加社会财富,增加职工的收入。有家属的职工,职工和家属每人可种自用地1分,最大的家庭可达5分地。私养家禽每人可喂一只鸡、一只兔,人口多的家庭可养五只,羊一般不准饲养,但人口多的家庭可养一只羊。为防止损公肥私,影响集体和国家经济思想的滋长,场对私养家禽数量有所限制。
  共青团农场认真执行了党的“八字方针”,贯彻落实“定、包、奖”责任制,农场克服了“大跃进”带来的各种困难,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改进了职工生活,提高了场农垦经济的效益。

知识出处

农二师三十一团简史

《农二师三十一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农二师三十一团简史》记述了三十一团近50年的开发建设、发展壮大的创业史。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史》是三十一团5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