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荒原:人定胜天的哲学命题被验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的足音》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4986
颗粒名称: 西部荒原:人定胜天的哲学命题被验证
页数: 3
页码: 32-34
摘要: 翻开达西村的历史,人们不难从中悟出点什么。

内容

翻开达西村的历史,人们不难从中悟出点什么。
  让时光回溯到20年前。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达西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年,全村粮食产量比1982年翻了一番,但达西村的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达西村“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两个积极性,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步伐。达西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瞄准市场,走活了发展集体经济这步棋。
  棋之一:1987年,根据农民生活需要,在原村集体库房的基础上,投资兴建面粉加工厂,办起了达西村第一家集体企业,仅仅一年时间,面粉加工厂就为集体创收2万元。1993年,又兴建了一个年产1000万块砖的砖窑,每年村里可收入12万元。
  棋之二:1990年,村里划出150亩集体土地,投资30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承包给菜农,当年产值达200余万元。1995年以后将温室大棚逐步扩大到280亩,成为尉犁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棋之三:1992年,村集体利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优势,投资38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52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集体每年创收5万元。
  棋之四:1994年,抓住国家鼓励水土开发、发展棉花生产的机遇,集体先后开荒1600亩,办起了村办小农场,每年集体创收9.5万元。1999年,由于棉花市场低迷,村党支部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划出了150亩地,定植香梨5300余棵,建成了一个集体果园。
  20年过去了,雄辩的事实为达西村人的正确决策作了最好的注解:达西村砖窑累计为集体创收120万元,集体享有砖窑25万元固定资产的股份,成为达西村集体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村农贸市场已成气候,48间商铺向社会公开出售后,为集体创收78万元。2002年,原村委会办公室出售给电力公司,获得12万元的收入,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当大漠边缘的达西村人读懂悟透了“集体经济”的真正含义,集体经济已为他们奔小康插上了翅膀。当你走进花红柳绿、村舍齐整的达西村,任何一户村民都能如数家珍告诉你:我们村嘛,现有耕地9300亩,果园3525亩,牲畜12900头,蔬菜大棚就有280亩……
  2003年,达西村人的钱袋子鼓起来啦——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5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650万元,流动资金140万元,全村人均集体固定资产5532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20万元。2003年,全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50元。
  “20年来,我们达西村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先进模范村,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四抓’,在实践中积累和创造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达西特色的发展路子。”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自豪地告诉笔者。
  巴州州委书记张博这样评价达西村:“达西村人解放思想,依靠科技,积极探索,发展经济,以粮、棉、蔬菜种植业为主,畜牧、林果及乡村企业、二、三产业多业并举,勇于创新,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小康之路。”
  2006年全国“两会”其间,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节目,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一家也被请进演播室。
  “在达西村,村民每年可以享受到18项优惠,都是村里出钱。是这样吗?”崔永元向沙吾尔·芒力克证实后,问道:“能不能把我也算到达西村的编制里,拿上一份钱?”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幽默地说:“你不敢,你们台里要查你呢!”
  面对数亿万观众,沙吾尔·芒力克坦然作答:“达西村村民孩子上小学费用由村里负担;考上中专一次性奖励500元,大专以上一次性奖励1000元;没考上的孩子,由本村出钱送去学技能;自来水费、闭路电视收视费由村里承担;65岁至79岁的老人每月补助50元;80岁以上的老人补助70元;村民去世后,由村里补助安葬费650元;村民盖房,宅基地免费,村里还给免费提供1.5万块砖;盖好的房子抗震效果好,还可以获得500至1000元的奖励……”
  在热烈的掌声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深情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更多像沙吾尔·芒力克这样的农村带头人……”
  在节目录制现场,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向沙吾尔·芒力克一家送了一个书包,叮嘱他们要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送了一部手机,叮嘱他们要多和外界联系,更好地利用各种致富信息。
  接过书包和手机,沙吾尔·芒力克心潮涌动。1993年,村党支部实施了“党员扶贫帮困工程”,17名党员与32户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子帮扶。如今,32户贫困户不仅全部实现了脱贫,而且还走上了致富之路。1993年以来,达西村全村人均纯收入5180元,比1990年增长了20倍,先后28次受到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的表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先进模范村。
  就是凭借这样的实力,大漠深处的达西村人,像40年前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一样,获得了共和国领袖的最高精神奖赏:亲切接见和亲笔回信。

知识出处

历史的足音

《历史的足音》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本书系报告文学作品集,记述作者目睹并见证了改革开放艰难起步、逐步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党的富民政策在巴州乡村在兵团连队产生的轰动效应,更是让人顿生“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在那个年代,作者以一名党报记者的身份,深入农家庭院、田间地头采访,用饱蘸激情的笔墨讴歌改革开放的春天—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