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基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创新与求是——2006年新疆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0075
颗粒名称: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基石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研究人类生活形式和社会的发展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系统精辟的阐述: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而人就不应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或站在自然界之外,醉心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应融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人类就不应将自己与自然界对立起来而应与自然和谐发展。

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研究人类生活形式和社会的发展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系统精辟的阐述: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而人就不应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或站在自然界之外,醉心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应融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人类就不应将自己与自然界对立起来而应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描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自从自然界进化出来的那一刻起,就与自然界相对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两者共处于地球生物圈之中。一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衍与发展,必须以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让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另一方面,自然界以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人类产生影响和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主要从事采撷和渔猎活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约束和制约作用,而人对自然主要表现为依赖和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着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这种索取,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任其发展下去,人类不要说发展,就是生存都可能面临挑战。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兴起和蓬勃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章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人们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因此从理论层面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辩证统一的互动和谐。
  第二,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从它的层次结构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即基础层和谐、核心层和谐与保证层和谐。基础层和谐是指和谐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是稳定与平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最终也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核心层和谐是指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共同友好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保证层和谐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相一致。在这三个层次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作用充分说明了,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就不能算真正的和谐社会。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结论,如果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不仅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引起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严重时会引发流血冲突,甚至战争。例如: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有关专家就曾警告:“未来的战争将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生活的健康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一个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第三,新疆自然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基石。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又是高山环绕,“三山夹两盆”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南部有昆仑山、横贯中部的天山和位于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这三座宽大高厚的山系环绕塔里木、准噶尔两大广袤的内陆盆地,使湿润的气流难以进入,盆地内降水稀少,形成了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域辽阔,但绿洲面积不大;光照充裕,但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丰富、稳定,但时空分布不均;土地面积大,但林地面积小;耕地面积总体高于全国,但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但开采难度大,限制条件多。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就决定了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差。所谓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某一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养育的最大人口数。而根据秦放鸣等专家编著的《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指出:在预测周期内,小康型的人口承载量在2000年与人口预测值基本持平,然后出现超载现象,超载并不严重,一般在10万人上下。营养型人口承载容量始终小于人口预测值,说明在预设的资源环境开发强度下,新疆生态环境不可能承载达到营养型消费标准的人口规模。1978年联合国沙漠会议曾提出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是:干旱区为每平方公里7人,半干旱区为每平方公里20人。新疆2/3地带是干旱区,1/3为半干旱区,按这一理论推算,新疆的人口密度为11.5人,目前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11.4人,几乎等于联合国提出的临界值。这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

知识出处

创新与求是——2006年新疆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创新与求是——2006年新疆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协办的第三届“新疆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论坛”,于2006年9月23日在兵团党委党校举行。论坛征集到论文144篇,大会交流20篇。论文内容涉及社会科学类众多学科和新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全面反映这次论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我们从所征集的论文中选编了这本论文集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