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族心理学》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3547
颗粒名称: 一、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人类的历史进程一再表明,具有稳定的和共同的心理特征不仅是区分一个族群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维系一个族群的重要纽带,是族群生存与发展中最活跃的动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表现在民族和族群文化中的精神底蕴。法国著名学者赖明(Gustave Le Bon)深有体会地说,从他在各国游历中所带回的最明显的印象,即每一民族具有一种心理组织,就像其解剖学上之性质一样固定,并且其感情,其思想,其制度,其信仰与其艺术等都是从其中所引出的。

内容

人类的历史进程一再表明,具有稳定的和共同的心理特征不仅是区分一个族群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维系一个族群的重要纽带,是族群生存与发展中最活跃的动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表现在民族和族群文化中的精神底蕴。法国著名学者赖明(Gustave Le Bon)深有体会地说,从他在各国游历中所带回的最明显的印象,即每一民族具有一种心理组织,就像其解剖学上之性质一样固定,并且其感情,其思想,其制度,其信仰与其艺术等都是从其中所引出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维-斯特劳斯说:“民族学首先是一种心理学”。詹姆士·弗雷泽也认为,民俗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最终目的是说明和解释人类心灵的活动,因此,他将心理学视为历史方法的当然皇后。正因如此,人类学家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人类学材料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种重要动向,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和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的研究一度显出一派生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厚的民族学资源,同时也给民族学、民族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待研究与解决的新课题。民族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质的学科。在民族发展的现代,民族心理学所进行的研究和其研究受到重视是时代与民族发展的必然。
  首先,是民族学研究现状的要求。就民族学学科自身而言,提出了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民族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系统、深入及综合的研究,但由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研究方法与手段落后,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结构。这种状况与我国多民族的民族资源、与目前民族学的蓬勃发展很不相称。尤其是在民族发展的现代,有关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社会化过程的特点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其次,是学科交叉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学科研究中的交叉性创新是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了一些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著作,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某些方面进行了调查,做出了思考,对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探索。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民族,将普通心理学中的研究应用于民族的研究,应该说,还没有将二者真正进行有机地融合。民族心理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就是从民族学的视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进行理论创新。主要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最后,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民族发展角度看,当代民族更多的受心理文化因素的影响。从民族学的发展看,需要对它的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拓展,除了从历史、社会、文献等方面进行研究之外,还需要从心理文化结构上进行研究,这种来自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发性或内源性需求也催生了民族心理学的生长及发展。

知识出处

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作者是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建立了首家民族学心理实验室。该书稿是作者在多年民族心理学教学工作和民族学田野工作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共13章,涉及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想象、民族的社会化过程、民族群体人格等,诠释和分析问题尽量运用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可读性比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