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族心理学》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35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经过民族学家的努力,民族学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重视史料的运用、用民族学的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将历史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及研究中的综合取向等已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特色。①

内容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经过民族学家的努力,民族学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重视史料的运用、用民族学的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将历史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及研究中的综合取向等已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特色。①
  民族学发展到现代,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拓展研究视野与思路,在研究中不应仅局限于同历史学、人类学等的交叉研究,还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性研究,尤其是同相关的自然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使这种研究有突破性进展,也更具生命力与研究活力。
  我国56个民族有着极为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厚重的民族文化积累与丰富的民族资源,同时也给民族学、民族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待研究解决的难题。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心理、心理—文化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民族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只有对民族触及心理层面的研究,才能在深层次上揭示民族的发展与变迁,才能诠释民族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可能的发展趋向,这就是作为民族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民族心理学是介于民族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具有边缘性与交叉性的学科,是具有综合性质、交叉性质及研究活力的民族学边缘学科之一,应该是一个颇具生命力的研究方向。

附注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241~248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如果把民族看做是一个多层面的实体,其最少可以分成深度不同的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最外面的层面,是民族特有的、可见的物质层面,包括衣、食、住、行;第二个层面,即中间层面是民族特有的制度层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等;第三个层面为行为层面,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宗教、习俗、价值标准等;第四个层面,即最深层面,就是民族特有的心理层面,包括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想像、民族的社会化过程以及民族群体人格等内容。

知识出处

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作者是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建立了首家民族学心理实验室。该书稿是作者在多年民族心理学教学工作和民族学田野工作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共13章,涉及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想象、民族的社会化过程、民族群体人格等,诠释和分析问题尽量运用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可读性比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