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族心理学》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3543
颗粒名称: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杨建新
  兰州大学走过了一百年的峥嵘岁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也快十年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献给哺育我们成长、关心我们工作的兰州大学和兰州大学的全体师生。
  民族学在兰州大学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与许多兄弟学科相比,他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因此他曾被忽略过、轻视过,不过这个有极强活力的生命,终于还是在兰州大学这块沃土上坚强的成长起来,为自己争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至今,兰州大学的民族学已经是博士学科一级授权点,拥有五个二级博士点,同时是国家重点学科。作为民族学科的载体,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成长壮大,成为在国内小有名气的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的研究型实体。
  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在中心的老师们辛勤耕耘下,仅由中心老师及他(她)们指导下写出的民族学专著就达八十余部。现在摆在您面前精选出的这套文库,就是这些年来,中心师生用知识、智慧和汗水辛勤浇灌出的部分成果。当然,“精选”者,仅指从上述八十余部专著中精心选出者之谓,并非一定是精品。但是我们有信心,经过我们的扎实工作和潜心研究,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精品问世。
  借本文库出版之际,还想就当前我国民族学的发展,说一些心得和体会。
  民族学(Ethnology)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学术界时,初译为“人类学”、“民种学”。至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始将其译为“民族学”。这一译称虽不完全符合希腊文的原意,也没有紧扣该学科在西方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民族学”这一译称,却十分符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古代虽无“民族”一词,但中国古代用于表达民族共同体的“族”一词的含义,已具有了“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轮廓。中国古代的“族”,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发育充分,作为人们的共同体,拥有鲜明的诸多共同因素。而且“民族学”作为一种学科传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的时期,民族问题已成为涉及国家社会稳定、领土完整的大事。民族问题,从清末以来就与社会稳定、边疆安全、抗击外国入侵问题完全结合在了一起。因此这一译名一出现,立即成为中国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名称。
  至今,我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Anthropology)仍有密切关系,而且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学就是西方的文化人类学,但是,实际上由于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民族”、民族问题和“族群”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中国民族学在研究中已经凝炼出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主导思想,也就是说,中国学术界,在运用从西方传来的“民族学”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密切与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逐步创建和成长出了中国化的民族学。民族学在中国流行百年的历史,就是民族学中国化的过程。
  民族学这门学问在中国,其基本学术概念就是“民族”,他就是研究民族这种共同体及其发展的一个学科,不研究民族,他在众多的学科中就没有地位,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他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揭示民族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他是一门科学;民族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民族这种特殊人们共同体构成的诸要素,揭示这些要素在民族共同体中的发展、变化、作用、相互联系及其运行机制;民族学当然还要研究和揭示每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及其具体发展规律。中国的民族并非仅仅是文化群体,而是一个与政治密切相联,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心理及种族、生物等诸多因素的群体,研究他必然涉及众多的学科,因此民族学又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民族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民族学即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中国民族学与国外民族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民族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传统、研究视角等方面,继承和吸收了大量国外民族学的优良成果,同时,中国民族学又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主要表现在下列五方面:
  1.在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放眼中国和世界民族、民族问题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反映和吸收世界民族学发展的优秀思想和最新成果,促进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和谐发展。
  2.在内容方面,以中国民族学和民族问题为基本内容,构建符合中国和世界民族新发展的知识体系。
  3.在方法方面,采用实证的、思辨的、比较的、综合的多种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描述与分析综合结合,田野与文献结合,充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民族学研究有更加广阔的道路。
  4.在视角方面,认为民族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及种族、生物等各种因素的群体,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群体,全方位研究揭示民族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学的显著特色。
  5.在思想传统方面,继承中国古代对民族实体、民族关系、民族问题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认识,吸取中国历史上处理和对待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经验、政策和方法,使民族学在具有数千年多民族共处历史以及积累了深厚传统民族思想的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发展。
  具有这样一些特色的中国民族学,既是当前广大中国民族学者的研究实践,也是多年来中国民族学界的主流愿望。
  本文库的出版,就反映了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想在推动民族学中国化,创立有中国特色民族学方面做些工作的强烈愿望。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2009年4月

知识出处

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作者是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建立了首家民族学心理实验室。该书稿是作者在多年民族心理学教学工作和民族学田野工作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共13章,涉及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想象、民族的社会化过程、民族群体人格等,诠释和分析问题尽量运用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可读性比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