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1095
颗粒名称: 概述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一;阿勒泰地区最早的公立小学校成立于民国22年(1933)。在这之前,虽没有公立学校,但部落头人开办的学堂和私立小学已有很多,仅1910~1920年,先后开办的学堂有阿巴克亚学堂、加开学堂、金恩斯汉学堂、阿合特学堂、吾斯盘托列学堂、吾木尔泰学堂、阿合巧仁学堂等。这些学堂,都已推行了新式教学(哈萨克语称“乌苏勒加迪特),在课程安排上,数学、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课的比例,不断增加。有的学堂还开设了汉语教学班。;二;新中国成立之前,阿勒泰地区没有一所中学,仅在承化县(今阿勒泰市)男子小学开设了一个特殊班。这个特殊班招生41名,学制两年,学习初中课程,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回原县从事教学工作。;三;民国22年(1933),阿山地区开始创办公立小学,为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于民国26年(1937),成立了简易师范学校。民国29年(1940)7月停办。从此,再未开办中等专业学校。;四;民国26年(1937),阿山地区开始实施成人扫盲教育。扫盲学校被称为“民校”,设在城乡小学内,晚上组织学习。民国28年(1939)民校增至18所,27个班,707人参加学习。三区革命初期,由于战事较多,扫盲教育停止。民国35年(1946),扫盲教育开始恢复。至民国38年(1949),阿山有扫盲班111个,参加学习的3278人,脱盲2013人。;五;民国22年(1933),阿山地区成立公立学校后,入校学生逐年增加,为了培养和补充所需教师,阿山区采取了许多措施。一是从农牧民中挑选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直接担任教师。二是安排高级小学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教师。三是安排从苏联和省城学成归来的学生担任教师。对于在职教师,采取轮训、培训等办法,提高其教学水平。民国27年(1938),在承化县开办简易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队伍。三区革命初期,由于战事较多,教师的培训工作暂时中断。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2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是第一部记述近现代阿勒泰地区教育事业的志书;是一部反映阿勒泰教育界前辈事迹和宝贵经验,服务于当今社会的资料性著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