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兵团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兵团国际竞争力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40563
颗粒名称: 二、兵团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页数: 3
页码: 4-6
摘要: 我国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目的在于加快我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在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开发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从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伴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也逐步形成。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内容

我国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目的在于加快我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在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开发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从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伴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也逐步形成。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和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体制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采取的是原“苏联范式”。其封闭性和教条主义倾向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的障碍,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略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否定和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也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第二阶段:197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学界开始真正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虽然在经济领域开始引入竞争机制,但是在经济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
  第三阶段:1985~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经济理论学者把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问题纳入到经济理论体系中来,借鉴新古典经济学和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试图重构我国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与经济现实更加贴近。与此同时,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就是1989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有关机构开始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开展了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是由于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以说,这为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出来的如何重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一步思考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1993年我国首次加入世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扩大世界各国对我国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研究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的重大现实意义。1996年,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组成我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开始运用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国情进行系统评价和科学总结,初步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笔者提出了研究兵团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笔者依据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体系,结合兵团的特殊性提出了兵团国际竞争力的逻辑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分析工具对兵团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基础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阐述兵团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在兵团学术界具有超前的、探索的性质。当然,这种研究只是初步探索性的,是在学术前辈和我的同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有待于学术界同仁进一步研究,使兵团国际竞争力理论日趋完善。

知识出处

兵团国际竞争力研究

《兵团国际竞争力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3

本书除导言外,包括五章: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及评价体系,兵团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分析,兵团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分析,兵团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兵团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巩固和提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