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勘查喀拉库勒,建立胜利二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三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76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勘查喀拉库勒,建立胜利二场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军颁发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达以后,1950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王震及军区首长等签发新疆军区命令(新产字第1号):“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即使因机关业务关系,不能全部参加劳动生产,亦得自己动手参加本单位种菜,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

内容

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军颁发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达以后,1950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王震及军区首长等签发新疆军区命令(新产字第1号):“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即使因机关业务关系,不能全部参加劳动生产,亦得自己动手参加本单位种菜,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为积极响应、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和新疆军区首长的命令,驻阿克苏、和田的步兵五师成立了19人组成的师生产委员会,师长徐国贤任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达了各部队的生产任务,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部队驻地分散,遵照毛泽东主席“不与民争利”的教导,利用当地群众荒弃的土地进行修渠开荒生产。为创建正规化的军垦农场,1949年12月底,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来阿克苏与步兵五师师长徐国贤、新疆省水利专家胡正国等,研究决定开发位于阿克苏西南部的沙井子。
  沙井子位于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垦前这里是一片盐碱荒漠,地上生长着稀疏的红柳、芦苇等植物。1950年春,步兵五师十四团(今一团)三连指导员党世英率指战员先期进入沙井子开荒生产。同年7月,步兵五师抽调30余人配合新疆省水利局勘查队对阿克苏河流域两岸进行勘查,决定引阿克苏河水,沿阿(克苏)喀(什)公路东侧开凿一条66千米长的胜利渠,计划灌溉面积3万公顷(45万亩)。1951年3月,胜利渠开工兴建,1954年8月胜利渠竣工放水。胜利渠全长66千米,源头位于阿克苏河艾里西龙口,设计流量40立方/秒,渠道在48公里、55公里和66公里处分设三个干渠分水闸,可灌溉耕地约5.33万公顷(80万亩),胜利渠竣工为大规模开发沙井子创造了条件。
  喀拉库勒,维吾尔语意为“黑色的海子或积水”。是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南麓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位于沙井子西南,与沙井子连成一片。长期落于水中的枯枝败叶经积水的腐蚀变黑而得名。此处在英国人绘制的地图上面标示的是“达尼西”,是以一位维吾尔族牧民的名字命名的,他的孙子小达尼西此时已年届六旬,仍生活在这里,是散居在这片荒漠里三户牧民中的一户。
  1951年11月中旬,步兵五师组成勘查队,由勘查队长胡正国率步兵五师生产办公室技术人员廖从农、马珍、翻译贾马力丁等,在维吾尔族向导吐地带领下,从沙井子骑马南下,穿越沙丘荒漠,原始胡杨林,到达喀拉库勒。勘查队以小达尼西家为基地,展开初步勘查,发现这里野生植被覆盖密集,红柳、铃铛刺、甘草、野麻等丛生并散布有面积不等的胡杨林,土壤含盐量低,沃土层较厚。在洪沟边坡和小片低洼平坦的土地上,经过牧民简单的打荒,种过小麦、油菜、棉花、瓜果等,残茬清晰可见,是理想的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方。勘查队完成任务后,经阿瓦提洋瓦力克,于11月21日返回沙井子,向师领导作了汇报。
  1954年1月23~31日,中共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阿克苏召开。会议确定今后的中心任务是:在五年来的生产的基础上,创建国营农场,逐步提高生产力,争取收支平衡,达到全部自给,紧缩开支,积累资金,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实现四个过渡(生产部队由分散向集中过渡;简单农具向机械化过渡;军垦农场向国营农场过渡;部队供给制向工资制过渡)。农一师第一次党代会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集中开发沙井子,创建“八一”胜利农场提供了可靠保证。当年起,农一师抽调驻和田、巴楚部队分三批与农一团会合,集中开发沙井子灌区。1955年4月,新疆军区正式命令沙井子地区为胜利农场。为加速胜利农场的建设,便于就近指导农场生产,农一师机关迁往沙井子。
  1955年8月,农一师师长林海清、师基建科长傅丙申、水利工程师胡正国以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等10余人,乘车抵达喀拉库勒,由小达尼西作向导,较详细地勘查了土地、植被、水文、气候等,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向兵团作了汇报。195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兼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陈实、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王高才、农一师师长林海清、师工程处处长王金山、师基建科长傅丙申、水利工程师胡正国等人再次勘查喀拉库勒,确定在此开荒,建立国营农场。
  1955年10月1日,农一师勘查队在副师长李正肃、副参谋长赵明高的带领下,深入喀拉库勒荒原,分成地形勘测组、渠道选线组、土壤化验组、规划组等,展开全面勘测。历时一个月,完成干渠、支渠渠系规划,10866.7公顷(16.3万余亩)的灌区规划图、土壤分布图和万分之一的简易地图。
  在掌握喀拉库勒详细资料后,农一师党委决定兵分两路,挺进喀拉库勒。一路由王金山、雪樵率领1660人于1955年10月抵达喀拉库勒,在依不拉音高地的临时羊圈附近(现六连)挖建地窝子,设立建场指挥部。王金山任建场指挥部党委书记,雪樵任副政委,率领队伍一方面开荒生产,一方面修建灌溉渠系配套工程。另一路由农一师工程支队副支队长朱子珍、政委冯海应率领,于1955年12月上旬从胜利渠66公里处延伸开凿至喀拉库勒36千米长的第二期挖渠工程。经过一冬天的苦战,1956年3月12日竣工,3月13日开闸放水。至此,胜利渠全长102千米。
  1956年1月,为增强开荒部队力量,农一师选派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并从农一团调来二连、九连,从前进农场调来两个生产连队,抽调从国防部队复员的200名转业军人与先期到达的人员集中开发喀拉库勒。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能征善战的将士们,如今铸剑为犁,凭一把坎土曼、一条扁担和两只红柳筐,搬走沙包,填平沟壑,开荒造田。他(她)们当中有老红军、老八路和解放军复转军人,有工程技术人员,有志愿参军的山东女兵和青年学生。白天,几十里开荒工地上,劳动号子响彻云霄;夜晚,篝火延绵,夜战不停。垦荒人员没有住房,住的是地窝子(地下挖坑穴,上覆茅草、泥土的简易住房)、草棚子,睡的是野麻铺就的床。吃的是玉米面窝头,有时粮食供应不足,就吃水煮麦粒。没有蔬菜,用盐水下饭,喝的是洪沟里的苦碱水。冬末春初,正是沙尘暴频发之际,风沙一起,睁不开眼睛,张不开嘴,人人灰头土脸,眼窝里、鼻孔里、耳朵里、嘴巴里全都钻满了沙尘,吃的、住的、睡的全部都蒙上了厚厚一层沙土。但这些困难垦荒队员都不怕,怕的是工效落在别人后面。在开荒工程中,最艰苦的是打荒。此时喀拉库勒遍布沙棘林,铃铛刺、骆驼刺丛生,由于机械缺乏,全靠人工挖、斧子砍,遇到枯死的胡杨更令人头疼,这些胡杨虽然因没有水已枯死,但树根盘根错节,一棵树因风沙堆积形成一个大土包,足有一间房子大小。垦荒队员们用坎土曼挖,锯子锯,人抬肩扛,手震裂了,肩膀压肿了,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开荒一亩地,定额为两个工天,生产一队八班长柳长树,带领全班,每晚坚持夜战,创造人均日开荒3.5亩的高工效。妇女排长张廷兰,带领40多名女战士,与男同志一样投入开荒生产,开荒工效高达220%。1956年她被评为“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60多岁的饲养员王德昌,他带领的3人小组除完成饲养任务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出了20多亩菜地,荣立一等功。至1956年3月,开荒造田3933.3公顷(5.9万亩)。
  1956年3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胜利二场成立。王金山任党委书记、场长,雪樵任副政委,张明显任副场长,肖世诚任参谋长,李忠武任政治处主任,张明信任干部处副处长。到1956年底,胜利二场建成由胜利渠102公里分水闸起的南北两条干渠。干渠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成“”字形由西向东分列。建成南干渠17条斗渠、56条农渠;北干渠8条斗渠、23条农渠。渠系建筑物10座,投入人工5 599个,完成土方量4986.07万立方米,修建土路57.5千米。全场总人口3427人,职工1660人,下辖9个生产队,1个基建队,1个劳改大队,1所小学,1个卫生队,1个军垦合作社。

知识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三团简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三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三团简史》满怀激情地讴歌三团人艰苦创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生动地记述了三团广大农垦职工开垦荒原、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土治碱、献身农垦事业的感人事迹,也展示了农垦职工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风貌,以丰富和翔实的史料认真总结三团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客观公正的笔触分析了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使成绩得到发扬、失误不再重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