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伊斯兰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7422
颗粒名称: 3.伊斯兰教
页数: 6
页码: 74-79
摘要: 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真主)的意志。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劝导人们归顺、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偶像。8世纪,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

内容

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真主)的意志。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劝导人们归顺、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偶像。8世纪,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
  新疆伊斯兰教是从中亚传入的。公元893年,中亚萨曼王朝在伊斯兰“圣战”的名义下,发动对喀喇汗朝的战争,侵占了喀喇汗朝大片土地。喀喇汗朝在辖区内严禁伊斯兰教的传播,但为了政治需要,接纳了因内讧而避难的萨曼王朝王子,并允许他在阿图什修建清真寺,新疆历史上有了第一所清真寺。萨曼王子暗中传播伊斯兰教,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了他的宣传,并于910年借助伊斯兰教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政权。萨图克·布格拉汗此后大力推行伊斯兰教。960年,20万帐约60~80万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成为喀喇汗朝的国教。
  喀喇汗朝统治者接受伊斯兰教,主要是为了利用它所宣扬的绝对服从精神和“圣战”理论,对内压迫人民,对外扩张领土,因此,以伊斯兰为国教后,喀喇汗朝马上开始对西域两个佛教王国于阗和高昌回鹘发动“圣战”。公元962年,喀喇汗朝与于阗的宗教战争首先爆发。这是一场新疆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战争。民间有百年战争之说。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1006年,于阗王国灭亡,佛教徒的反抗大约持续到1062年。从此,佛教势力结束在于阗千余年的统治,退出塔里木盆地的南部。
  1017年,当征服于阗的战争还在进行之际,喀喇汗朝又发动对高昌回鹘王国的“圣战”。但因高昌回鹘顽强抵抗,加上喀喇汗朝内部矛盾,1041年分裂成东、西二部,“圣战”半途而废。伊斯兰武力传教活动也告一段落。
  西辽统治时期(1130~1221年),统治者信奉佛教,但对各种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开始和平传教。它以喀什噶尔为中心,沿塔里木盆地两缘,东南路传播到英吉沙尔、叶城、莎车、和阗、且末一带,东北路传播到阿图什、巴楚、阿克苏一带。不过,库车、高昌仍是伊斯兰教继续东传的障碍。西辽末期,屈出律改变宽容政策,对伊斯兰教采取高压政策,伊斯兰教遭到传入新疆后的第一次打击。其后,穆斯林配合蒙古军队推翻了西辽的统治。蒙古统治者接受屈出律的教训,对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伊斯兰教继续以和平方式传教。13世纪,开始传播到天山以北游牧地区。
  14世纪,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伊斯兰教,成为新疆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他利用可汗权威强迫部下改宗伊斯兰教,采取各种扶植伊斯兰教的措施,在新疆掀起了第二次武力传教的高潮。1353~1354年,阿力麻里有16万部众集体皈依了伊斯兰教。约一年后,额什丁和卓在秃黑鲁·帖木儿汗支持下,率领“库车伊斯兰教社团”进军库车。库车、沙雅等地佛教徒在阿力麻里反伊斯兰教运动影响下开始暴动。秃黑鲁·帖木儿汗派军进行镇压,将参加暴动的佛教徒全部逐出本地,库车的佛教势力基本被消灭,当地居民全部改奉伊斯兰教,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龟兹佛教文化遭到毁灭。
  1392年,东察合台汗国又对高昌回鹘发动“圣战”,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占领吐鲁番。但经过六七十年后伊斯兰教才完全代替佛教势力。此后,吐鲁番伊斯兰教统治者与明朝反复争夺哈密,1529年,明朝势力退出哈密,哈密成为伊斯兰教又一个占领地。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唯有准噶尔盆地的卫拉特人仍信奉喇嘛教。
  伊斯兰教从10世纪传入新疆,到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经历了大约600年左右时间。伊斯兰教之所以取代佛教而居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时期的世俗政权利用伊斯兰教的“圣战”争夺割据权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当时新疆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分不开。长期饱受压迫和战争之苦的各族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佛教又不能使他们脱离苦海,因此只好到新的宗教中寻求新的精神安慰;而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条件;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及平分战利品等原则,对民众有吸引力;加上统治者极力推行,所以伊斯兰教发展起来。
  伊斯兰教分逊尼派、什叶派、苏非派,这些教派都随伊斯兰教传到新疆。逊尼派是官方教派或正统教派,在新疆占多数,但苏非派十分活跃。苏非派最早出现在喀喇汗朝,元末明初,由分散活动发展到有组织的活动。明清之际,分化成若干教团,其中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的纳合西班底耶教团对新疆历史影响最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17世纪和卓势力分成白山派和黑山派,两者之间的斗争导致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灭亡、准噶尔统治势力控制南疆;二是进入19世纪后,境外浩罕国借助和卓后裔多次入犯南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多种宗教来自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世界。佛教来自印度,祆教、摩尼教、景教出自波斯,道教来自中原,伊斯兰教出自阿拉伯,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来自欧洲,充分显示了新疆宗教来自不同文明的多元文化特色。而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中亚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祆教、摩尼教、景教主要通过粟特地区而来,佛教、伊斯兰教也与中亚的传媒密切相关。这种现象与新疆、中亚地缘接近有关,与“丝绸之路”分段贸易的经济作用也有关。二是多种宗教与中原各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是中原的传统宗教,汉传佛教具有鲜明的汉文化特色,藏传佛教是西藏文化的代表,新疆道教的存在、汉传佛教的流传、藏传佛教的发展,以及新疆祆教萨簿制度与中原相同,“胡天”称谓与内地一致,摩尼教的传播承袭漠北和中原,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新疆与祖国各地的密切联系。

知识出处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系《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简读本之一。从多种语言文字并行,多种宗教并存,文学艺术的成就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的历史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