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宗教圣语文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7417
颗粒名称: 3.宗教圣语文字
页数: 4
页码: 39-42
摘要: 世界五大宗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历史上相继传入中国。随着这些宗教传入新疆,带来了各自的宗教圣语:梵语、叙利亚语、婆罗钵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相应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除希伯来语文留存甚少外,其他均在新疆留下了痕迹。

内容

世界五大宗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历史上相继传入中国。随着这些宗教传入新疆,带来了各自的宗教圣语:梵语、叙利亚语、婆罗钵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相应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除希伯来语文留存甚少外,其他均在新疆留下了痕迹。
  梵语文。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梵语是印度贵族的语言(人造标准语)。4世纪末,印度笈多王朝重新统一印度,佛教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宗教,佛教徒纷纷摒弃俗语,采用梵语作为佛教圣语。这股梵语文化影响到塔里木盆地诸国。20世纪,新疆喀什佛寺遗址、巴楚托古孜沙来故城和图木舒克佛教遗址、和田的约特干和丹丹乌里克遗址、若羌且尔乞都克故城、米兰寺院遗址、库车苏巴什故城、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和都勒都、阿护尔故城、吐鲁番高昌故城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发现了数千件梵文佛经,说明梵文作为宗教圣语文曾在西域各地一定范围内流传。
  叙利亚语文。景教是基督教的异端分支,公元6世纪传入西域。叙利亚语文作为景教的圣语文字亦随之传入西域。20世纪,吐鲁番、阿力麻里故城(在今霍城县)、喀什、库车等地发现不少用叙利亚文写成的景教碑铭文献。其中有叙利亚文突厥语文献,叙利亚文回鹘语文、叙利亚文粟特语文献,还有叙利亚语景教祈祷文。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叙利亚语景教祈祷文属于9世纪末文献、叙利亚文粟特语景教经典残片属于10世纪左右文献,伊犁、库车发现的叙利亚文文献属于元朝时期。叙利亚文在本土广泛使用于公元4~6世纪,7世纪受阿拉伯文的限制开始走向衰亡,其在西域行用时间似乎更长。
  婆罗钵语、帕提亚语及摩尼文。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公元3世纪中叶创立的宗教。婆罗钵语、帕提亚语是中古时期波斯语的南北方言(婆罗钵语或称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漠北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汗国曾以摩尼教为国教。7~9世纪,随着摩尼教的传入,婆罗钵语、帕提亚语及摩尼文作为摩尼教的两大圣语和文字传入西域。吐鲁番古代遗址发现大批帕提亚语和中古波斯语书写的摩尼教文献,数量达数千件之多。一个地下摩尼教书库也在此发现,但因水泡文献无法复原。吐鲁番吐峪沟还出土过一张突厥文和摩尼文字母对照表残片,亦都护遗址也出土过一本摩尼文《忏悔词》残卷(共118行)。摩尼文只有一种写经体,字体工整,结构简单,清晰易读。其外形优美典雅,书写亦讲究纸张质地和装饰美观。婆罗钵语、帕提亚语及摩尼文在新疆大量发现,说明波斯文明对此地有相当的影响。
  阿拉伯语文。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并逐渐成为西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用阿拉伯语颁降的“天启”经典,只能用阿拉伯语文诵读书写《古兰经》,因此,阿拉伯语文成为伊斯兰教统一使用的语文,并传播到西域。和田地区曾发现4件阿拉伯文契约,其中一件阿拉伯文波斯语文书有回历501年(1107年)纪年。和田出土的喀喇汗朝窖藏铜器,其中一方盘上装饰着精美的科菲体阿拉伯文图案。莎车地区也出土过3件公元1096~1114年间的阿拉伯文契约。巴楚托古孜沙来故城也发现过不少喀喇汗朝时期的阿拉伯文书。这些都是喀喇汗朝以伊斯兰教圣语阿拉伯文作为官方、民间文字的证明。阿拉伯语言文字对西域的影响巨大,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卡尼亚文、察合台文是现行维吾尔文的前身。

知识出处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系《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简读本之一。从多种语言文字并行,多种宗教并存,文学艺术的成就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并存的历史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