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二师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5662
颗粒名称:
页数: 1
页码: 2-2
摘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所属垦区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八县一市,地扼古“丝绸之路”南道、北道(元以后为中道)咽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纽带。垦区地处天山之阳,昆仑山之阴,库鲁克山横贯中部,将垦区中分为二:北部焉耆盆地气温较低,为小麦、甜菜、苹果主产区;南部塔里木盆地,气温高而干旱少雨,盛产棉花、水稻和香梨。

内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所属垦区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八县一市,地扼古“丝绸之路”南道、北道(元以后为中道)咽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纽带。垦区地处天山之阳,昆仑山之阴,库鲁克山横贯中部,将垦区中分为二:北部焉耆盆地气温较低,为小麦、甜菜、苹果主产区;南部塔里木盆地,气温高而干旱少雨,盛产棉花、水稻和香梨。
  垦区有嘎斯口之险,铁门关之固,历来为可战可守、宜农宜牧的险要繁富之区。张骞凿空以来,西域36国的12个部族政权即建国于此。古代的塔里木人、龙勒人、大夏人、敦薨人、匈奴人、汉人、罗布人、嚈哒人以及维吾尔、蒙古、回、哈萨克各族人民,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西部文化。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大多以屯田为要务。楼兰的海头,米兰的伊循和轮台的梯木沁、柯尤克沁、黑太也沁等地,至今尚存有汉代屯垦遗址。渠犁(今尉犁)、轮台,更为全疆军垦的摇篮。农二师垦区大多分布于开都河、孔雀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米兰河流域,东西横亘百余公里,南北绵延800余公里,占有国土1109.47万亩,其中农区841.59万亩,山区267.88万亩,人口18万有余。

知识出处

农二师志

《农二师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这部志书记述了农二师从战斗到生产的各个历史时期兴衰变迁、革故鼎新的发展轨迹,总结了4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突出了兵团特点和地域特色,实事求是,翔实具体地反映农二师及其前身渤海军区教导旅、二纵独六旅、步兵第六师从战斗到入疆屯戍、转业生产以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历史和现状。《农二师志》上限自1949年起,下限至1990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