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62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九师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4714
颗粒名称:
1962年
页数:
2
页码:
5-6
摘要:
2月 三管处制定并开始实施畜牧业生产“三包一奖五固定”制度。三包一奖为包工、包产、包成本,超额完成“三包”计划者得奖;五固定为定人、定畜、定用具、定饲料、定棚圈。
内容
2月 三管处制定并开始实施畜牧业生产“三包一奖五固定”制度。三包一奖为包工、包产、包成本,超额完成“三包”计划者得奖;五固定为定人、定畜、定用具、定饲料、定棚圈。
4月至5月 “伊塔事件”发生后,塔、裕、额三县政府机构遭到破坏,社队组织瘫痪,田园荒芜,社会秩序混乱。兵团执行国务院和自治区指示,抽调9000余名干部、职工(其中三管处3000余名)组成10个工作队,分赴塔城、裕民、额敏三县的11个公社,9个牧场,实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工作。
5月18日 三管处三分场生产三队被兵团政治部授予第一批“五好标兵连队”称号。
6月初 三管处派出值班小分队,在塔城的阿克乔克、加满旗、马依布拉克;裕民的铁列克提、塔斯堤、查干托盖;额敏的巴依木扎、库则温设边防哨卡,建立了8个边防站,担负值勤任务。劝阻外逃居民5000余人,拦截牲畜1.2万余头(只)。
6月 国务院、中央军委指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新疆军区党委、兵团党委在塔城、裕民、额敏一带的边境地区,由兵团组建边境农场带,兵团党委即指令由农七师(三管处)具体负责组建工作。
7月22日 国务院农垦部部长王震,在兵团副政委张仲瀚的陪同下视察三管处,三管处政委孙波向王部长汇报了三管处的基本情况。王部长说:“水是农业的命脉,要兴修水利,多种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多种蔬菜改善职工生活。你们在这个地区任重道远,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
8月9日 按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的指示,塔城地委、农七师党委、三管处党委在三管处驻塔城办事处的红桥果园召开联席会议(简称“红桥会议”)。会议总结了“三代”工作,肯定了“三代”工作的地位、作用。并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组建边境农场带的指示,初步确定了组建边境农场的方案。
9月5日 兵团党委任命杜根照、杨廷贵为三管处副政委。
9月27日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在新疆沿中苏边境地区建立边境农场带”的指示和自治区党委8月21日批复的《关于建设边境农场的报告》精神,塔城地委、农七师党委、三管处党委、塔城县委、额敏县委共同协商确定:塔城边境由兵团人员留驻原地建场生产,由北向南先后成立了火箭农场(11月2日改称乌拉斯台农场)、阿克桥农场(次年5月13日更名为阿克雀克农场)、叶尔盖提农场;额敏边境区人民公社南迁到三管处一、二、三分场驻地;三管处一、二、三、五分场北调到乌什水至塔城200多公里的边境地区。由西到东成立了锡伯提、麦海因、乌什水、达因苏等4个农牧场。至此,塔额地区沿中苏边境393.4公里的边境区,由三管处7个边境农场屯垦戍边。裕民县边境区于11月份由工二师组建了十二团农场,三管处四分场一部同时划入其建制。
12月 采矿大队扩编为铁厂沟煤矿(营级)。
是年 国家第一次给三管处分配大学毕业生25名。其中:农学专业9名,农业经济专业2名,农业机械专业4名,畜牧专业1名,林学专业1名,师范专科8名。
知识出处
《农九师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纵向记述了农九师从1958年建场立业至1996年的光辉历程,包含了自然、地理、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