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神圣的使命》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4456
颗粒名称: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你说我身体好,是的。不少人都说,“老武,你有什么养生之道吧?”我哪有什么养生之道,但我总结了一下,我这一辈子做人有三条,从不违背,所以我活得平静,活得快活,活得踏实,这也许是身体好的一个原因吧。

内容

你说我身体好,是的。不少人都说,“老武,你有什么养生之道吧?”我哪有什么养生之道,但我总结了一下,我这一辈子做人有三条,从不违背,所以我活得平静,活得快活,活得踏实,这也许是身体好的一个原因吧。
  第一,我这人做事出于公心,不存私心。我对个人的待遇、地位、金钱从不考虑。
  做人要有原则。我的原则是要对得起公家,对得起自己,不做违心的事。记得1962年要精减几个人,开会研究,某领导就是要让某人下岗,某人不愿下岗,我一看不公平,会上便直言不讳。有人劝我,你又不是党员,是个技术干部,这样对待书记合适吗?我反问他,有什么不合适?我说的是真话嘛。
  还有一次一位领导批了一块地方扩建工厂,那明明是一大块风景区用地,我当然不同意。后来这位领导在大会上发火:城建局有人反党,不听我的话。会一散,我直接找到这位领导,说我不是反党,我不听你的话是有理由的。我搬出了绿化法、森林法,说服了这位领导。他笑着同意了我的意见,出于公心,有什么可怕的呢?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但只要不是为私利,总好解决。比如1981年我60岁了,那一年我有强烈的入党愿望,写了入党申请,支部也评议了,可一位市领导找我谈话:“老武呀,我看你在党外比在党内好,作用大,我们另有安排。”我不服,大声抗争:“我一生就这么个愿望,你还不让我实现。”我一生气就走了。
  后来这位领导又找我,告诉我这是党的工作需要,对工作有好处,于是我就听了他的话。当时出于公心,并不知道后来安排我作为无党派人士进入市政协。
  我当了17年政协副主席,17年内写了不少提案,大部分是关于城建、绿化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和一些现任领导的意见有矛盾,但只要对工作有利,对人民有利,为何不能提呢?
  还有,政协一年要有十来次工作视察,每次我都十分认真,遇到不对的事,不符合政策的做法,不管是谁我都要提意见,都要大声疾呼。有人说你老都老了,脾气不改。我为什么要改?出于公心嘛。
  出于公心,就活得自在、自由、痛快,活得坦荡荡,不必长戚戚。我一生中别人发多少工资,我拿多少,从不过问。记得70年代中有一次调工资,5个领导有3个名额,大家一起开会,文件念完了,大家不吭气了。我第一个表态:我贡献小,不要了。这一来,别人反而不好意思,你推我让,最后很好地解决了。假如耍小聪明,做小动作,那既害别人也害自己,何苦呢!
  有人问我,你管了这么多年城建,批了那么多地皮,怎么自己连一块巴掌大的地也没有,不后悔吗?不后悔!不是没有机会,是我不做。有人曾公开跟我讲:武局长,你多批一点地,我盖好了送你一套房子。我不要,我有房住。
  有人问,老武你一生中获得过哪些荣誉,得到多少奖?我哈哈一笑,没有没有。我工作做好了,就安心了,何必要那些荣誉呢?我一生最隆重上台领奖,恐怕还是1983年2月,自治区领导为我颁发“高级工程师”证书,那我很高兴,这个资格是我干出来的,我称职,有这个能力,所以我高兴地上台,理直气壮地领了证书。如果我弄虚作假,我会心虚,就活得不自在。
  第二,子女的事我不管。“儿孙自有儿孙福”,靠我不行,得靠自己。我小时候也是靠自己,尽管老父亲当年是个有声望的工商业者,但我走的道路跟他没有关系。
  我的4个子女,二男二女,全是靠自己,或进工厂,或下农村,或进机关,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他们成功了,我高兴;他们失败了,可以吸取教训重新来,这对他们有好处。假如他们压根就不行,你能扶持他一生吗?只有他们自己努力才会有出息。
  第三,人要乐观,生活要甘于恬淡。不要老看不过去,也不要嫉妒别人。不要生气,生气很大程度上是有私心。
  我从年轻时就有一条规矩,别人讲我坏话我不生气,左耳进,右耳出,不记它,不想它,不去搞明白它。人生几十年不容易,与其与别人计较,不如自己干点愿意干的工作,从工作中找乐趣吧……
  我27岁与老伴晁艳芳结婚,50年过去了,依然相敬如宾,我俩都甘于过恬淡的生活……
  不说了,不说了,越说越远了。
  (老人哈哈笑着站了起来)
  这是一次愉快的采访。眼前这位老者一口气和我聊了四个半小时,他不像领导,却像是一位熟识的老朋友。
  他不是伟人,但却有伟大的人格。
  他不是英雄,但却和千百万普通人一道,谱写着英雄的乐章。
  他不是名人,但他的业绩却深深地嵌进了道路、林木和那一座座高楼大厦,将久远地留在人世间。

知识出处

神圣的使命

《神圣的使命》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

出版地:1999

本书为乌鲁木齐市政协编撰的报告文学集《神圣的使命》。本书是描写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在履行自己神圣职责方面出现的许多生动活泼的事迹和人物的系列报告文学集。由于文集篇幅所限,我们无法看到更多政协委员的业绩,但仅凭文集中收入的28位委员的步履就不难看出,他们为乌鲁木齐的建设和发展付出的辛劳,他们没有愧对过去的半个世纪,乌鲁木齐不会忘记他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