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诗词》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4088
颗粒名称: 总序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侯长安
  作者系中共阿克苏地委书记。
  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自汉至唐,阿克苏一直成为中央王朝统辖西域各地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追溯历史,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汉朝中央政府就设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时期,佛教传入龟兹,公元三至四世纪,僧侣们沿着丝绸之路纷至龟兹克孜尔建造石窟。克孜尔石窟以其罕见的佛教石窟规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外瞩目,跻身于中国四大石窟之列。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移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都,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安西四镇,足以证明这一时期阿克苏在古代中国西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早在汉唐龟兹乐舞就倾倒长安宫廷内外,被誉为“管弦伎乐,特善诸国”,丰富和发展了中原传统音乐理论,以致演变为隋唐燕乐二十八调,并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龟兹文化是我国古代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国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融会贯通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如今中外学者对龟兹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独树一帜的龟兹文化是阿克苏各族人民极为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掘、整理和展示阿克苏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让开放的阿克苏展现在世人面前,是对外宣传的基础性工作,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围绕开放的阿克苏这一主题,为了让阿克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阿克苏,使历史悠久的龟兹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由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外宣办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编纂了《丝路龟兹行》丛书。这套丛书涉猎面广,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如《阿克苏诗词》收录了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到近现代跨度为1300多年与阿克苏有关联的100余首西部边塞诗词,其中不乏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阿克苏深厚的文化底蕴;《阿克苏文物》记述了自汉以来迄今阿克苏出土的中央王朝货币和地方货币,以及考古发掘出土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砾石文化”、“彩陶文化”以来的典型器物,其中出土的有些历史文物是首次向世人展示,浓缩了阿克苏的悠久历史;《阿克苏史话》从龟兹地名、历史沿革直至长城末端的别迭里烽燧,全面系统地挖掘了龟兹历史文化和翔实的史料;《阿克苏民歌》以古典民歌和现代民歌为基本结构,收集整理了近百首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并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如库车民歌充分反映了龟兹音乐的特点,以阿瓦提县为主的多浪木卡姆则展示了多浪艺术的魅力。
  编写这套《丝路龟兹行》丛书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文化建设工程,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出版,是许多编纂人员夜以继日、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为宣传阿克苏做出了很大贡献。借此机会,我谨向热情关心、支持并具体参与编纂、出版《丝路龟兹行》丛书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4年2月

知识出处

阿克苏诗词

《阿克苏诗词》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书收录78名曾在新疆阿克苏(或途经)生活过或与此地有密切关联作者的122首诗词代表作。全书展现新疆阿克苏地区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用先进文化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