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图书 |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32915 |
| 颗粒名称: | (二)配备军队转业干部作骨干,用军队形式组织支边青年的实践 |
| 分类号: | A849;F426;F323 |
| 页数: | 3 |
| 页码: | 209-211 |
| 摘要: | 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号召内地青年奔赴边疆,加入农垦行列,开发和建设边疆。同时,为了做好支边青年的巩固工作,使他们在边疆安家落户,邓小平指示抽调部分军队转业干部作领导骨干,用军队形式将支边青年组织成部队,生产打下基础,劳动熟练后,有对象结婚,就在边疆安家。1956年,杨华带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响应青年团中央的号召,首先去黑龙江省萝北县开荒建场。 |
| 关键词: | 黑龙江 支边青年 青壮年 巩固率 邓小平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一书准确界定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科学含义,客观描述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历史发展,如实反映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内在逻辑,全面概括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