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垦要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8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垦要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分类号: A849;D633;D61
页数: 12
页码: 139-150
摘要: 邓小平非常重视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指导西南地区民族工作时指出:“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 邓小平 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

邓小平非常重视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指导西南地区民族工作时指出:“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更加重视民族问题和边疆的社会稳定。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③同年12月,邓小平亲自批准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出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要求兵团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的问题,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农垦继续发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附注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57页。;《兵团日报》,1998年8月27日第1版。

知识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一书准确界定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科学含义,客观描述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历史发展,如实反映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内在逻辑,全面概括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基本观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