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垦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805
颗粒名称: 二、农垦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
分类号: F426;A849;F326
页数: 3
页码: 96-98
摘要: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经济组织,其中心任务必然是经济建设。农垦企业作为我国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虽然承担着某些特殊职能,但它的中心任务也必然应当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任务。对此,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都认为农垦企业应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关键词: 中心任务 发展经济 农垦企业 优良品种 邓小平

内容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经济组织,其中心任务必然是经济建设。农垦企业作为我国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虽然承担着某些特殊职能,但它的中心任务也必然应当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任务。对此,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都认为农垦企业应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1962年5月,由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了《国营农场工作条例》(草案)。《条例》规定国营农场的基本任务为:“(1)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工业原料、畜禽产品、土特产品和其他出口物资。(2)充分利用已有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不破坏水土保持的条件下,在规划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3)认真执行造林育林的任务。(4)积极繁育各种农林作物和畜禽的优良品种,供国家推广良种的需要。(5)向国家上缴利润。(6)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人才。”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关于农垦企业工作任务的重点更为明确,这就是农垦企业必须围绕国家经济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1983年,邓小平在黑龙江垦区视察时明确指出:“你们不仅要作商品粮基地,还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饲料工业。”②1986年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农垦企业应逐步建成为“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农垦企业要逐步建设成稳定的内外贸商品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示范基地,城市和工矿区的副食品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村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服务中心。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发[1986]8号文件中对农垦企业的基本任务又作了详细规定:“(1)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为国内市场提供日益增多的优质产品,成为稳定的内、外贸商品生产基地。(2)提高经济效益。划小核算单位,健全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工商运联合经营,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农业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中起示范作用。(3)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向社会开放,向农村开放,互利互惠,发展经济联合,支持和帮助周围农民参加农工商联合经营,成为当地农村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服务中心。(4)城市郊区和工矿区的农场要成为奶、禽、蛋、鱼、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工和供应的基地。”①概言之,农垦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农垦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的思想,对于我国农垦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农垦的中心任务既然是发展经济,农垦企业在处理自己的多项任务时,就应该分清主次。即在正常情况下,农垦企业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建设,发展生产力,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断获得增长。农垦企业只有在不断增强自己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政治、军事方面的职能,最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农垦企业的中心任务既然是发展经济,它就是一种经济组织,而不是行政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因此它必须根据经济规律,按照企业的规范运行。亦即农垦企业必须实行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否则它就只能是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这就为农垦企业的改革找到了突破口,并促使农垦企业的改革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向前推进。

附注

《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542~543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983~1990年,第162页。;《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983~1990年,第292页。

知识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一书准确界定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科学含义,客观描述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历史发展,如实反映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内在逻辑,全面概括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基本观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