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795
颗粒名称: 三、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
分类号: A849;D61;F426
页数: 7
页码: 72-78
摘要: 开放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指出:“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①“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②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封闭运行的农垦事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农垦事业走出困境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 农垦事业 对内搞活 相对封闭 邓小平 对外经济开放

内容

开放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指出:“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①“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②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封闭运行的农垦事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农垦事业走出困境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开放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可以说,自从西方社会发生产业革命以来,开放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开放带来发展,封闭导致落后,成为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中国在开放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在这一大的气候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农垦事业,也就自然而然地受这一政策的制约;同时又由于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整个农垦事业除了纵向上的交往外,缺乏横向联系,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之中。其结果是既不能利用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了解国外的最新动态来促进农垦事业的发展,也不能与地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农垦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没有能起到社会主义大农业应有的作用。因此,改革农垦事业这种自我封闭的局面势在必行。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垦系统积极贯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大力推行内外开放方针,以促进农垦事业的快速发展。

附注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知识出处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邓小平农垦思想研究》一书准确界定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科学含义,客观描述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历史发展,如实反映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内在逻辑,全面概括了邓小平农垦思想的基本观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