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蓄事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282
颗粒名称: 一、储蓄事业发展
分类号: F832;F426;F127
页数: 4
页码: 176-179
摘要: 1954年9月,《宪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坚决执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关键词: 福海县 县联社 农牧民 存款余额 信用社

内容

1954年9月,《宪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坚决执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1955年3月,福海县第一个金融互助组织解特阿热勒信用合作社在直属乡下龙口成立,而后相继成立了喀拉玛盖、阔克阿尕什、齐干吉迭等5个乡镇信用合作社,信用社创建初期,其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广泛宣传发动贫苦农牧民持股入社;二是扶贫济困,及时为农牧民发放生产生活贷款,助其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1958年,党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更明确指出:“社员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在公社化以后仍然归社员所有,而且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见,保护公民储蓄存款,发展储蓄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半个世纪以来,福海县信合职工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储蓄存款政策法规,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真情服务“三农”,帮助农牧民有计划地安排生产、生活,引导消费,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年,县农村牧区经济有了初步的恢复和发展,县信用社职工抢抓机遇,在大力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同时,走村入户向农牧民宣讲储蓄存款利国利民的好处;动员农牧民把暂时不用的零散资金存入信用社生息,需要用时,可随取随用。当年解特阿热勒、阔克阿尕什两个信用社共实现储蓄存款余额6.3万元,填补了信用社存款空白。
  20世纪60年代,农牧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最高为15.2万元,最低为1.7万元。1960—1963年本属国民经济最困难年度,但农牧民年均储蓄存款余额却达10.47万元,其原因是国民经济三年最困难时期,社会商品供应极度匮乏,农牧民手中有钱也没处花,所以农牧区居民存款余额出现反常现象。
  20世纪70年代,福海县信用社储蓄存款呈缓慢上升趋势,1970年储蓄存款余额最低3.9万元、1979年余额最高24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为国民经济注入生机活力,城乡居民储蓄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县信用联社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80年的33万元上升至1989年的386万元,占全县城乡居民储蓄总额的18.12%。
  20世纪90年代,县联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于1994年突破千万元,截至1999年已达到2006万元。占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13.08%,此时期县信用联社营业网点已遍布城乡,实现辖内业务全覆盖。但在同行竞争中仍处劣势,主要原因是政策性贷款中的不良贷款份额较大,导致经营效益较差,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同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县联社广大信合职工不等不靠,提出“不比硬件,比软件,不比门面,比服务”的口号,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质量。信合职工在节假日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在全天候开门营业,在别人下班休息逛马路的时候,他们却在走家串户,业余揽储。信合职工的真情付出,不仅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同时也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990—2000年福海县联社创造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7.26%的良好业绩。
  进入21世纪,福海县信用联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外部环境看,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已得到深度调整,生产方式正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巨大变更。从联社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现状看,在组织构架上已完成“三会一层”单一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在经营体制上已与现代化企业制度接轨;在经营理念上,已把经营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003年9月,建设银行福海县支行撤并,福海县联合社接收建设银行业务,建设银行有6766万元存款注入县联合社。是年,县联合社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04%。
  2004年,福海县联合社新任理事长杨江华把组织资金列为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从创新业务经营机制、完善内控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拓宽业务领域、实现扭亏增盈着手,而储蓄存款是立社之本,发展之源,信合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经营理念,树立竞争意识,把组织储蓄存款作为第一要务。是年,县联合社把组织存款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到人,与个人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出台存款专项目标考核办法,拉开员工收入档次,体现按劳计酬的原则。组织开展旺季“百日揽储活动”,评选“揽储明星网点”“揽储能手”,对“明星网点”和“揽储能手”实行重奖。当年市场储蓄所荣获第一名,颁发奖金6000元;城关信用分社荣获第二名,颁发奖金4200元;喀拉玛盖信用社荣获第三名,颁发奖金6000元。揽储能手唐爱玲、王平、卡毕·麦夏勒、胡江洪、黎桂英、加娜古丽·木拉提汗分别颁发奖金2000~3000元。
  2005年,县联合社根据金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把握竞争主体的新动向,年初制订“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百日会战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熟悉了解农村、乡镇客户和办理业务灵活、便捷的优势,从强化素质、转变作风、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办事效率入手,加强维护老客户和开发新客户的工作,同时开展向群众敞开兑换破币、零币,尽量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用真诚周到的服务吸引客户,稳定储源,抢占市场份额。县联社选择下半年的8月、9月、10月,开展“百日会战”,实现旺季揽储逾1000万元。全年各项存款余额达12877万元,比上年新增存款2138万元,增长19.91%。在“百日会战”中,涌现出了一批明星单位和揽储能手并受到表彰和奖励。受表彰的揽储明星单位有:解特阿热勒乡信用分社、联社营业部、团结路信用分社;受表彰奖励的揽储能手有:张美兰、孔祥飞、邱红香。
  2007年,奎北铁路指挥部在县境全面施工建设,县联社抢抓机遇,及时与工程指挥部建立关系,以真诚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指挥部的信赖,使其成为联社存款大客户,当年在联社共开立单位与个人结算账户150个,月资金流量2000余万元。同时还积极开拓代办业务扩大存款范围,如代收保险费、代发工资、低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业务,从而拓展了存储来源。是年年末,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976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08万元,增长22.18%。
  2008年,县联社申请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获准兑付,为县联社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县联社始终把存款工作放在首位,并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推动联社存款工作的快速发展。一抓全员揽储考核。县联社认真贯彻自治区联社员工工资改革指导意见,认真组织职工业绩考核。职工报酬的多少,取决于自身创造业绩的大小。考核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信合职工全员揽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个个操心存储,人人关心经营的良好局面。二抓旺季资金回笼。县联社抓住全年资金回笼旺季,千方百计发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春节期间,信合职工深入到打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家中吸收存款,实现业余吸储300余万元。三抓柜面优质服务。联社要求全辖网点窗口,坚持做到早开门、晚关门;接待客户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统一着装、微笑服务。同时各营业网点常年开设零币兑换窗口,以方便客户需求。2008年县联社狠抓发展机遇,有力地推动了存储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年年末,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064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805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542万元,增幅34.25%。
  从2009年始,县信用联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以净增1亿元以上高速发展,至2012年年末,全辖储蓄存款余额达61239万元,占全县城居民存款总额的43.84%,2009—2012年,年均增速100.88%。
  2010年,县联社新任理事长瞿峰提出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构建和谐信合的发展理念,在组织资金上实施上下联动、合力营销,年内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各项存款稳步增长。一是抓淡季资金回笼,春节期间安排员工入户打工返乡人员家中联络感情,吸收存款,此一举措实现揽储400余万元。二是抓全员揽储考核,按惯例年初将揽储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到人,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同时,认真贯彻自治区联社“工资改革的意见”切实体现按劳计酬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人人操心存款,个个关心经营的良好氛围。业余揽储已成为全体信合员工的自觉行动。三是抓柜面优质服务,以优质服务吸引和挽留客户。县联社在9月邀请公关、礼仪界的专家对全辖员工进行礼仪规范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服务礼仪,展示良好形象。要求柜面窗口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视客户为亲人。是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84920万元,比年初净增35383万元,增幅71.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净增10548万元,增幅51.10%。
  2011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23887万元,比年初净增38796万元,增幅45.98%,完成年初自治区联社任务指标的111.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1354万元,比年初增加10154万元,增幅32.55%。
  2012年,县联社面临县域规划调整新区停建,建设单位撤资、居民集资建房资金清退的不利局面,福海县联社理事长瞿峰对储蓄存款工作早研究、早部署,提出四项措施,确保各项存款稳步增长。(1)优化服务环境,年内投资500余万元,对阔克阿尕什乡信用社、喀拉玛盖乡信用社、团结路信用社进行硬件设施改造,按照“精品网点”、“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要求,使所有服务窗口真正亮丽起来。注重细节建设,统一着装上班,统一服务标准,强化礼仪规范,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量。(2)优化激励机制,各社网点针对自身存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化存款管理办法;在联社所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存款考核指标,形成常态化营销机制,切实通过绩效挂钩引导和提升员工揽储吸存能力;从自身的盘子里切除一部分绩效,因地制宜开展一些合适的存款竞赛活动,有效调动全员揽储吸存的积极性。(3)优化渠道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自主渠道建设,加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及POS机布放力度,依托科技手段尽快建立覆盖乡村,渗透城镇的便捷服务网络,培养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度和真诚度,为抢占市场,稳定客户群提供有力支撑。(4)优化客户群体。联社形成全员营销存款合力,在发放贷款支持农牧民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发展时,要求把贷款户在联社储蓄存款流水作为评级授信的重要指标,积极培育增加他们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综合贡献度。以上措施的实施确保了联社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
  是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396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0万元,增长12.7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2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885万元,增长48.08%。

知识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本书是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第一部志书,记述了几代平凡的福海信合人,通过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等,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居民、服务中小微企业。志书涵盖福海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