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银监局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253
颗粒名称: 三、银监局管理
分类号: F832;F426;F8
页数: 2
页码: 152-153
摘要: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确立了信用社新的改革方向。农村信用社定位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把信用社的管理交给省政府负责,通过省级联社实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
关键词: 福海县 农村信用社 统一法人 农村信用合作 信用社

内容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确立了信用社新的改革方向。农村信用社定位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把信用社的管理交给省政府负责,通过省级联社实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遵照文件精神,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按照人民银行地区中心支行的部署,在人民银行福海县支行具体指导下,对全辖信用社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各基层信用社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财务费用、损益等进行了清理核查,对各基层信用社主任进行离任审计,为实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改革做准备。是年9月,先后召开乡、县两级信用社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将解特阿热勒信用社、喀拉玛盖信用社、阔克阿尕什信用社降格为分社的决议,县联合社建立、健全“三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县联合社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选举出理事长、监事长,理事会聘任了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但由于诸多原因,此次统一法人社的改制工作未获银监局批准。2006年3月,县联社遵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精神要求,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重新开展统一法人社的筹建工作,联社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制订筹建工作方案。3月23日,筹建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一法人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工作报告》《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章程》《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选举办法》《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社员大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文件,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了理事、理事长选举,理事会审议通过了联社主任、副主任聘任人选。此次筹建工作完成后及时上报,经监管部门审核后,未获批复。7月12日,福海县联社提出延期筹建的请示。8月23日,阿勒泰银监分局就县联社筹建工作作出“同意延期筹建”的批复。期间,7月26日,自治区联社挂牌成立,县联社隶属自治区联社直接领导。11月3日,县联社向新疆银监局呈送“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行统一法人开业的请示”。12月26日,新疆银监局批复:同意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业,并核准《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章程》。该社为合作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至此,福海县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社的管理体制改革宣告完成。2003—2006年,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在统一法人社的改革探索中运行,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村信用社原本应有的“三性”得到完全恢复,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几年中,福海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经营效益显著提高。至2006年,县联社经营总收入由2003年的570万元增至1313.5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由2003年的11.41%降至4.50%。

知识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本书是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第一部志书,记述了几代平凡的福海信合人,通过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等,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居民、服务中小微企业。志书涵盖福海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