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209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32;F426;F8
页数: 2
页码: 8-9
摘要: 回首过去,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历程艰辛,岁月峥嵘。近6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 福海县 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 人民银行 信用社

内容

回首过去,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历程艰辛,岁月峥嵘。近6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信用社初创起步阶段。1955—1958年末,基本遵照人民银行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实施管理、开展业务,吸收股金,发放贷款。信用社的“三性”得到较好体现,在服务群众,促进农业合作化发展中发挥了应有作用。这一阶段资金少,业务量小,信用社缓慢起步发展。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9—1979年,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变革,信用社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管理体制上,先后实行人民公社管理、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三性”无从体现。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信用社业务经营中账务混乱、贪污挪用、乱摊费用开支等现象屡屡发生。负有业务指导职能的人民银行数次行文,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整顿。信用社造成的连年亏损不得不由国家承担。这段历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三、改革探索阶段。1980—1996年,信用社归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管理体制的回归使福海县农村信用社结束了业务经营中的曲折徘徊、混乱无序局面。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发展,县信用社在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的自我发展道路。1984年,信用社的“三性”得到恢复,经济责任制开始建立,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经营中的账务、财务得以认真清理和规范,会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信用社在探索中前行。1988年福海县联合社的成立标志着信用社自我发展的新起点,信用社自我管理加强,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经营中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聘任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至1996年,福海县信用社的存款余额由1988年的388万元增至1414万元,贷款余额由1988年的286万元增至943万元。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福海县信用社在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四、深化改革阶段。1997—2006年这一阶段,信用社脱离了农业银行的直接领导,在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的监管下独立发展,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和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的竞争资格。县联合社摆脱了管理体制的束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03年,重新实施《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制度,民主管理迈向了法制的轨道。业务经营中,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居高难下的信贷风险,福海县联合社运用多种机制,采用各种举措在金融经营的大环境中奋勇搏击。强化优质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引进激励机制,拓宽信息渠道,推出新的营销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县联合社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6年各项存款余额由1997年的1646万元增至16421万元,增长近9倍;各项贷款余额由1997年的1118万元增至11978万元,增长9倍多。不良贷款占比由1997年的88.9%降至4.5%。
  五、健步猛进阶段。2007—2012年,县联社归自治区联社直接领导,犹如摇荡的小舟搭乘上了航空母舰。宏观而言,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领域服务于广大城乡的一支力量,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的经营,是适应当代经济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管理,必将造就出一支精明强悍的信合队伍,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基础,增强战胜困难、抵御风险的能力。6年中,县联社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联社制定的制度,多次聆听自治区联社多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业务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使各项经营顺利发展。2012年,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由2006年的16421万元增至13968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由2006年的11978万元增至82291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由2006年的4.5%降至1.8%。
  福海县农村信用社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勤于思索的福海信合人从漫长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统而言之,生动的历史留下的六点昭示当永远记取:
  一、党的正确领导是信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在党的领导下诞生,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它伴随着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活力,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事业也随之步入健康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后,党对农村的优扶政策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变,信用社也随之蓬勃发展。
  二、人民银行、银监局、自治区联社、福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福海县农村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屡遭挫折几陷困境,是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才使信用社得以破浪前行。
  三、体制和机制是关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福海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践表明,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可以推动、促进事业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是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人的因素第一,对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不争的事实。福海县农村信用社长期注重培养业务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实行人性化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使福海县信用社业务经营屡创佳绩。信用社今天的辉煌是几代信合人乐于奉献换来的成果。人才战略思想应继续发扬光大。
  五、创新信合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精心打造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创造辉煌未来的战略举措。忽略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丧失企业发展的灵魂。融企业文化建设于业务经营之中是新时期企业发展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行之有效,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
  展望未来,前程辉煌,任重道远。2014年投资3000万元的福海县信用联社营业大楼在县城中心拔地而起,令人瞩目。它象征着福海县信用合作事业的美好前景。深信一代代福海信合人定会发扬“务实敬业、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苦干争先”的企业精神,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领导下,乘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劲东风,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更多地造福于福海人民。

知识出处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本书是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第一部志书,记述了几代平凡的福海信合人,通过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等,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居民、服务中小微企业。志书涵盖福海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县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