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顿的河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倾听叶尔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9749
颗粒名称: 永不停顿的河流
分类号: I207;I267;I247
页数: 6
页码: 354-359
摘要: 牙森江·萨迪克·超格蓝
关键词: 叶尔羌河 管理处 党委书记 管理局 文学创作

内容

牙森江·萨迪克·超格蓝
  说真的,我对叶尔羌河如同对在这世上最尊敬的父母一般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填写各种表格和履历表的时候,看到“籍贯”这一栏便发出深思,对我来说要填这一栏是非常难的,也许,你会说“这算什么难,不就是填写你的出生地名吗!”是的,这一栏应当这样填写,要求也是这样。然而,我就想把“叶尔羌河管理局”写入这一栏,以此向全世界宣布我的籍贯是叶尔羌河管理局。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尽管人们,特别是文学爱好者们能够轻松地陈述“牙森江·萨迪克·超格蓝”这个人是在维吾尔文学界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是莎车县人,为叶尔羌河管理局职工。但是却根本不知道我尊敬的父亲萨迪克·库尔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后为改善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叶尔羌河流域各族人民经济生活而成立的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处首批职工。据父亲讲,当年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处成立后,处领导为了让我父亲驾驶当时可算是先进交通工具的一辆四匹马的马车,而被特别招工聘用的。我是出生在叶尔羌河管理处位于莎车县城的机关家属院里。我成长到了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东岸管理站工作,后来我在上水电学校时他又被调到提孜那河管理站工作,并于1985年从该站退休。总之,我出生在叶尔羌河管理处家属院,孩童和少年时代是在叶尔羌河畔和提孜那甫河畔渡过的。1983年,我初中毕业后参加中考,考上新疆水电学校水管专业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父业。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叶尔羌河管理处工作。根据单位的安排,先后在灌溉实验站、水盐监测中心和政工科工作,今年正好42岁。我这42个春秋全生活在叶尔羌河管理局,既然如此,我又为什么不能往“籍贯”这一栏内填入“叶尔羌河管理局”呢?是的,我完全有权宣布我的籍贯就是叶尔羌河管理局。
  好,我既然学水利专业,工作在水利战线,那么又为什么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和爱好,并能够成为让维吾尔读者和同行们一致公认的作家呢?
  父辈们经常说道:“兴趣和做事各有各道。”尽管我的父母亲是文盲,但是我从小爱好读书,凭借那么点工资勉强维持一家七口人正常生活的父亲从不拒绝我关于买书的要求,不过一年内给我购买的七八本书远远不能满足我的读书欲望。后来,我到新疆水电学校学习,学校图书馆内的书籍像磁铁般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每天复习完功课做完作业后,我就直接跑到学校图书馆,一心想着用一天的时间把所有的书看完。到了乌鲁木齐,第一个最熟悉不过的地方就是地处延安路的自治区新华书店。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三年的学业,谢绝学校让我留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回到流域管理局。因为,我是父母亲的爱子,我应该回来为父母亲分担生活的负担,帮助父母亲让妹妹完成学业。毕业回来后,局领导把我分配到灌溉实验站工作,该站地处莎车县恰热克镇以东三公里处,刚建的这个站环境优美而安静。尽管我学的是水管专业,但是我仍然以领导和同事为老师,从头学习灌溉实验专业。我站大部分同事寄宿在站里,我也同三个同事住一间宿舍,晚上大家都看电视、玩扑克或聊天等,而我的业余时间是看书。是的,在他们眼里我是个“书呆子”。就这样,在孩童时代火热兴趣的推动下,我开始了文学创作。夜里担心会给同事们添麻烦,便到办公室写作,其他同事把时间花在了整夜喝酒、打扑克开心上,而我却一门心思钻入文学创作中,在他们看来,我的这种做法或许是不值得的事。因为,他们绝不相信像我这样的一个没有上过大学、又没有学过文学专业的黄毛小子会成为作家,会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他们中间有些人说些话讽刺和取笑我。然而,他们的这些话,从没有动摇我的决心,根本没有淡化我当一名作家的愿望。
  通过两年的艰苦写作,1988年我有四篇短篇小说相继发表在《天尔塔格文学》、《喀什文学》、《新疆妇女》、《喀什日报》等报刊上。于是引起了莎车县、甚至喀什地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我本人也对成为一名作家充满了信心。尔后,我又投入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同时也写一写短、中篇小说,并接二连三地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我的作品。时任局领导的齐映兰、艾海提·哈斯木等同志经常鼓励我,他们非常了解当时为局第一代“司机”——我的父亲。平时穿着朴素、说话不多的局领导齐映兰同志每当遇见我时,都会特别问起我父亲的情况,并让我向父亲转告他的特别问候。虽然他读不懂我用母语创作的作品,但是可能听别人讲到我作品的内容,便在深入我站检查指导工作时,顺便问一问我在写些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并激励我继续写下去,不要停下来。后来,此事被当时的局长祝向民听到,他也非常支持我,并特别交代我除了写好文学作品外,还要多写一写宣传局水利事业发展变化新动态、新趋向。局党委书记艾海提·哈斯木同志也是个爱看书的人,他也常写一些政治理论文章发表在各级报纸上。这位老党委书记也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了解我的写作情况,并强调要我也用汉语进行创作,当我说我有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弱点时,他便承诺在跟其他局领导协商后让我去参加两年制汉语学习班。对局领导如此的关心,我感到十分高兴、信心倍增。有一次,局党委书记艾海提·哈斯木同志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们几个领导协商好了,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开设两年制汉语翻译培训班,准备送你去,等你毕业回来后对你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得几夜都没有合眼。十分遗憾,由于那一年学员人数还不到规定标准,来之不易的这个机遇就这样跟我无缘,我失去了进修汉语言文字的机会。但是,我仍然充分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学创作活动中。
  1996年首部短篇小说选集《哭泣的心》在喀什维吾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在我创作生涯中的一件特大喜事。我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完成长篇小说《山坡》、《魔鬼夫人》、《淑女》,短、中篇小说集《写给丽人的信》、《小布谷鸟》、《音乐皇后——阿曼尼莎汗》、《正义的使者——赛伊德汗》、《沉默的大地》、《滴在麦西来甫诗集上的血》、《月亮躲藏的夜晚》,大型报告文学集《火热的心,慷慨的大地》、《记住吧,走过的路》,并被各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量竟达到几万册以上。我两次荣获“汗天尔文学奖”、一次荣获“全国骏马文学奖”。2007年,新疆作家协会鉴于我文学创作上的业绩,给我颁发“首届青年作家文学奖功臣奖”,同时被中共喀什地委宣传部、地区文联授予“德才兼备优秀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当选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当选为喀什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喀什噶尔》杂志编委。2008年1月起被邀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约作家,与新疆作家协会签订了长年文学创作合同。
  当然,所取得的上述成绩和获得的这些荣誉既属于我,又属于人民,还属于叶管局。如果局领导不予支持和勉励我,那么我不可能得到今天这样崇高的荣誉。言归正传吧,尽管叶管局的领导班子成员实现新老交替,但是我同样得到了他们最殷切的帮助和支持。现任局党委书记依比布拉·克热木拉同志,是我局新进领导班子年轻的一名领导,对我来说是一名老战友、老同事,我喜欢他不叫我的名字,而直接叫我“小弟”。他不仅仅是对我这般体贴、温和,而且对其他同事也是同样平易近人、心平气和。中等个、瘦小、精神饱满的局长李平同志是个从不摆领导架子,谈笑风生、很温和的人。他经常了解我的创作情况,我给他看了被译成汉文发表在《民族文学》杂志上的一篇短篇小说,尽管被译成汉文发表在出版界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因他工作的繁忙,我不想占用局领导的宝贵时间来过多谈自己的作品。不过,当别人把我的文学创作成就和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约文学作家的喜事告诉李局长时他感到特别自豪。对属下工作人员取得的成绩、荣誉,他深为自豪、骄傲。李局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副局长杨杰在我眼里是个少语、内向而十分认真、严肃的人,他不论在局家属院、还是在办公楼或者在外边遇见我,总抢先行礼,搞得我怪不好意思。杨杰同志是一个非常谦虚、和善的领导。开朗的副局长司马依·牙库甫同志,不论我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和荣誉,他都表现的比我本人还要自信、高兴。每当我有新书出版,他就召集亲朋好友设宴庆贺。正因为有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才得到了安心创作的良好环境。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我参加由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高级创作培训班”,获得了每个中国作家梦寐以求的在以中国人民的骄傲——鲁迅先生命名的鲁迅文学学院学习的机会。有幸参加自治区范围内所召开的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每当我认识一个新朋友,当了解到我是来自水利战线上的作家,他们都会问起我:“你们的领导支不支持你的文学创作?”我立即回答:“非常关心和支持我的文学创作。”在鲁迅文学学院学习深造期间,有一天我有幸参加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同志的家宴,他向我提出过上述同样的问题。我答道:“司马义大叔,如果没有局领导的支持,我就不可能来到北京,也就不可能见到你!”他对我的回答十分满意,讲起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本想在这篇专为我局成立50周年大庆而写的文章中再进一步陈述许多翔实的动人故事,因时间紧迫,不得不在此做以总结。就像叶尔羌河既有洪水,也有旱情一样,我也有喜、怒、哀、乐的经历,本该把它们全部都写下来,但是由于为庆典而写是不宜谈不愉快的事情。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写一本描写水利战线职工在党、政府的关怀下以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主要背景题材的作品,也许我会将我的喜、怒、哀、乐融入到该作品中。
  是的,叶尔羌河的水世世代代就是这样永不停顿,在她怀抱里的这片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歌可泣的大变化、大发展。尤其是我局50年以来在几代各族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也从一个普通马车工人的儿子变成了新疆维吾尔读者一致公认的作家。我坚信母亲河那乳汁般永不停顿的河水会培育出更多闻名于世的“人民公仆”、专家学者和作家诗人!
  加油吧!浪涛汹涌的叶尔羌河,祝愿你那充满慈爱的河流永不停顿!

知识出处

倾听叶尔羌

《倾听叶尔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本书作为叶尔羌河流域50年建设的一个缩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叶尔羌河绿洲开发建设真实的一面,歌颂她、赞美她,让世人了解叶尔羌河流域,让世界了解叶尔羌河流域,让叶尔羌河流域走向世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