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脚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9558
颗粒名称: 沉重的脚步
分类号: F426;F127;F326
页数: 2
页码: 386-387
摘要: 2005年初的冬天里,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人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从山城阿勒泰到160多公里外的哈巴河县城,乘坐普通客运汽车,也只要2个多小时。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 准噶尔盆地 阿勒泰市 乌鲁木齐

内容

2005年初的冬天里,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人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从山城阿勒泰到160多公里外的哈巴河县城,乘坐普通客运汽车,也只要2个多小时。
  而在50年前的冬季,走完这段路,也许要半个月,甚或一个月也不一定。那时候叫封山、封路。然而,大雪封路也只是难以通行。50年前,在阿勒泰地区的路只是个模糊概念。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前,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阻隔在准噶尔盆地北缘的阿勒泰地区,仅有苏联人用于运送矿石的简易公路。通往乌鲁木齐的路,只有绕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沿准噶尔盆地东西两边的边缘,走自然简易便道进入阿勒泰地区。
  以阿勒泰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山城阿勒泰市区为例,直线距离到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只有460公里左右。而绕准噶尔盆地到乌鲁木齐市无论走东线还是西线,路途里程均在900公里左右。区内仅有两桥两渡:乌伦古河二台木桥(1952年后修复)、可可托海镇木桥(苏联人采矿时修建)及锡伯渡(北屯镇东68公里处)、布尔津县城渡口。区内交通自东向西,有青河县城到吉木乃县城的简易公路,从布尔津县城到哈巴河县城及中苏边境,有水路连接直至前苏联境内。航空业只有承化(现阿勒泰市)、可可托海、布尔津三个简易机场,不通定期航班。
  由于区内公路极度落后和阿勒泰特有的历史遗产,当时,大量的运输是靠畜力。阿勒泰地区是以哈萨克族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哈萨克人素有“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之称。50年前,不仅是马,还有骆驼、牛等,均承担着役畜的作用。马拉驼背的作业方式,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地委行署有马、县委政府也有马,更不用说乡里、村里。尽管不是刀耕火种,但春天骑马撒种子,秋天回来收割的故事,在阿勒泰地区源远流长。相对而言,现代交通在阿勒泰地区兴起的较早(相比较其他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规模很小,用途专一,很难惠及普通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马拉爬犁、牛拉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到了21世纪初,在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的禾木村里,仍能见到原始的马拉木轮车。
  退休干部张玉贵是1953年从乌鲁木齐市来阿勒泰工作的。当时,张玉贵是从东线的奇台、青河过来的,路上整整走了10天,而且坐的是敞篷汽车。车上没有座位,大家都坐在行车卷上。也有路,也没有路,靠的是司机的经验,在戈壁大漠中寻路而行;而西线的路,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要经过乌苏、托里、额敏、和丰等,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交通事业的落后,阻碍了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阿勒泰地区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的时间缩短到了3天。而同期,从阿勒泰市到青河县,要走整整2天,“洗尘”这个词,用在阿勒泰的旅途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任你坐什么车,穿什么衣,从车上下来,都是一身尘土。在冬季,每年都有旅客在班车上因寒冷致死致残的报告。遇到暴风雪的天气,邻近的两个县,半月到一月不通车是常有的事。更不要说居住在山区的居民了。
  路况差,缺少必需的桥梁,使阿勒泰地区的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车辆磨损严重。冬季在冰上过河,时常有车辆掉入冰冷的河中,造成人员伤亡。
  自治区成立后的50年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勒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无不与交通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6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全面客观地记录了阿勒泰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中的巨大变化。志书中记述的公路交通建设成果,是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体现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续发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