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驮运和“官督商办”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9377
颗粒名称: 二、民间驮运和“官督商办”运输
分类号: F426;T;P618
页数: 3
页码: 66-68
摘要: 民国初期,新疆民间畜力运输颇为繁盛,远途驮运结队成行,城乡短途运输遍布全疆。民间从事运输业者,较普遍的是一车一户,自由揽运。有些地区也有自发组织的驼马邦、马王社等。这些组织都是临时性的、自由结合、自愿参加,某一任务终了,随即解散。但到了民国10年以后,蒙古地区及甘宁一带政治不安,新疆省内经济不振,战乱不休,导致畜力运输业逐渐衰落。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杨增新 玛纳斯 运输业 官督商办

内容

民国初期,新疆民间畜力运输颇为繁盛,远途驮运结队成行,城乡短途运输遍布全疆。民间从事运输业者,较普遍的是一车一户,自由揽运。有些地区也有自发组织的驼马邦、马王社等。这些组织都是临时性的、自由结合、自愿参加,某一任务终了,随即解散。但到了民国10年以后,蒙古地区及甘宁一带政治不安,新疆省内经济不振,战乱不休,导致畜力运输业逐渐衰落。
  所谓“官督商办”运输是在有军公粮物运输时,当局有偿征雇民力集于军运。民国2年(1913)春,“外蒙古酝酿独立、科布多失守,沙俄策动蒙古军进兵阿勒泰地区,袁世凯电令杨增新向科布多调兵增援。杨一面遣军赴阿,一面从奇台、玛纳斯采集柴草、粮料,组织后勤供应,并征雇民工修路、民驼运输”。同年4月,援阿抗蒙军队“粮料告罄,阿城粮食搜刮一空,致使驻军断炊,有宰食军马事件发生,军民恐慌,并有哗溃之势”。杨增新急电奇台、玛纳斯两县,限令3个月内赶运面粉20万斤,马料1000担,又令塔城统领张鸿畴,由塔城援运小麦1000担,由玛纳斯援运小麦300担,马料300担,并责成当地官运局速即雇脚起运。鉴于事关紧急,杨增新即拨银1万两,委派玛纳斯绅士史培元组织转运委员会,协助基层办理此项军粮运输。史培元兄弟是由奇台去绥远、归化经营驼运大户,在北疆沿线养驼近万峰。杨增新采用“官督商办”,并命士商分层负责,沿途派兵弁护送,运输线路从玛纳斯西出,沿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行进,直至承化。先后共征购及雇用驼、驴2000余峰(头),购车80辆,共运小麦、饲料3000担,面粉20多万斤,行程1700里,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任务。满足军队半年之用。
  民国5年(1916)8月,俄国革命战争期间,沙俄败兵逃到新疆边境,先后达10余万人,粮食供应紧张。当时新疆除伊犁产粮区可就地供应外,塔城、阿勒泰地区产粮不多,只能从乌苏、玛纳斯、奇台等地采购供应。这些供应的粮食,亦是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组织畜力调运。玛纳斯、奇台还相继成立了粮运局和官车局,专门负责此项储运工作。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6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全面客观地记录了阿勒泰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中的巨大变化。志书中记述的公路交通建设成果,是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体现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续发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