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935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I267;C55;F512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阿勒泰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这里属漠北草原向西延展部分,处于亚洲东部与中部草原带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和西迁东往的重要通道之一。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阿尔泰山 阿尔泰地区 行政区 科布多

内容

阿勒泰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这里属漠北草原向西延展部分,处于亚洲东部与中部草原带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和西迁东往的重要通道之一。
  公元前5~4世纪,中国的丝绸从辽东、经蒙古草原向西过科布多、越阿尔泰山脉至塔城地区进入中亚费纳尔干盆地,折向南行一路经阿富汗抵达印度,一路经叙利亚向西至东罗马。西汉神爵二年(前60),汉朝设西域都护,今阿勒泰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在平定西突厥汗国后,设置北庭都护府,统管天山以北地区。回鹘道成为长安至北疆交通的重要道路,沿途68驿接待来往贡使。元朝建立前后,成吉思汗更是多次转战阿尔泰山,讨乃蛮,征服中亚都是从这里出发。元朝经阿尔泰山的草原之路成为中原向西的重要通道,并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部后,秉承元朝西域经营重点放在北路的策略,先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又设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杭爱山至额尔齐斯河一带广大地区,草原之路成为新疆与内地联系的重要北路交通大道。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设科布多办事大臣,并移驻承化寺(今阿勒泰市)办事,实行科阿分治,此为阿勒泰地区正式建置之始。清末,边境危机频发,沙俄通过武装侵占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阿尔泰地区大片土地沦丧。腐败的朝政必然殃及到交通运输的发展,到清末阿尔泰地区只有东西两条通往迪化的自然路,一条经和什托洛盖、额敏、乌苏至迪化;一条经青河、奇台至迪化。
  民国元年(1911),民国政府设阿尔泰办事长官,管理今阿勒泰地区。民国8年(1919),阿尔泰办事长官裁撤,所辖区域归并新疆省管理,改设阿山道,后又改为阿山行政区。民国中后期,阿山地区才有稍加修葺的大车路。第一条民国27年(1938)哈巴河民众修建的哈巴河至布尔津道路,全长53公里,此为地区内道路。第二条民国28年(1939),阿山行政区组织修建的承化、布尔津、和布克赛尔,至额敏联结线,全长839公里,修建时也只是对难以通车的自然路段稍加修整。第三条为民国31年(1942),因军事需要,动员民工简易修整的承化经二台、至奇台的道路。“三区革命”爆发后,阿山行政区与迪化、昌吉州的交通往来全部禁绝。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6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全面客观地记录了阿勒泰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地区公路交通建设中的巨大变化。志书中记述的公路交通建设成果,是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体现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续发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