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335
颗粒名称:
页数: 5
页码: 1-5

内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七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和多浪河冲积平原下游三角洲交汇地带,其东南与十六团毗邻,西南临阿克苏河与阿克苏监狱(原卡尔墩劳改农场)相望,西北邻阿克苏市哈拉塔勒镇,北与多浪河水库河渠接界。全团土地总面积155.75平方千米,团部玛滩镇距阿克苏市79千米。距阿拉尔市72千米。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原新疆民族军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十三师骑兵第三十七团进驻温宿县。1951年初冬,第三十七团遵照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发布的生产命令,奉命从温宿县进驻人迹罕至的荒漠“玛滩”,开辟农场。1953年3月,第三十七团奉命调防,农场移交阿克苏专区公安处,更名为玛滩劳改农场。1954年5月,又改称国营玛滩农场。1956年3月,农一师奉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命令接管国营玛滩农场,按序列编为胜利六场。1958年12月,胜利六场改称农一师胜利十二场。
  建场初期,部队在玛滩西北部安营扎寨,军垦战士在戈壁荒原上搭棚垒灶,风餐露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生产条件下,干部职工表现出特别能战斗的大无畏精神,肩挑手推,修渠引水,开荒造田,筑路修房。没有农具自己造,没有耕牛人拉犁,没有种子用节约的口粮换,没有蔬菜用盐水代替,历经创业的万般艰辛。1956年开荒533.33公顷(8000亩),种植作物1449.46公顷(21472亩),收获了粮食、棉花、油料、蔬菜和瓜果,实现生产总值49.45万元,财务利润1.65万元。实现了当年建场,当年受益。
  经过5年艰苦创业,1960年全场耕地面积2748公顷(41220亩),国内生产总值10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47万元,房屋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造林6.7公倾(100.9亩)。年末牲畜存栏数6853头(只),肉类总产44吨,商品零售额25.4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台,农机总动力452千瓦。全场总人数3626人,建立基层党支部18个,有党员258人,团员231人;学校1所,在校生193人,教职工28人;卫生队1个,有医务人员20人,病床30张。一个现代化国营农场初现雏形。
  1960年以后,湖北、上海支边青年和南京复转军人等相继加入屯垦戍边行列,农场土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贯彻中央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下,度过了困难时期。到1966年,全场人口总数发展到6959人,是1956年3.9倍;全场有5个营建制,30个连级建制单位;耕地面积达到3817公顷(57255亩),总播种面积达到2296公顷(34440亩),较1956年建场初期增长1.6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94万元,分别比1956年增长229.78%和764.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台,农机总动力761千瓦,比1956年增长8.63倍。农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场政治、经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亏损连年加大,使正在发展中的农垦事业遭受巨大损失。1969年6月,现役干部到农场主持工作,初步扭转动乱局面,逐步恢复了农场正常的政治、社会、生产秩序。1969年7月,胜利十二场改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七团”。1975年6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建制撤销,七团改称为“阿克苏地区农垦七团”,隶属阿克苏地区行署和农垦局双重领导。
  1976年10月,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农垦七团开始批判“四人帮”反党集团,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团场的各项事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七团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2年6月农一师建制恢复,农垦七团改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七团”。1983年起,七团实行联产计酬,联产承包,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调整种植业结构,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农场建设的新局面。
  “七五”以来,七团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推行团长、连长承包经营责任制,整顿经济秩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庭院经济,农场的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九五”期间,七团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逐步推行“两费自理”(生活费用、生产资料自理),进行了医疗制度、住房制度、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统筹,实施了农场职工危旧住房改造,对果园、畜牧、农机、商店、运输、修理等行业进行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农场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七团深化改革,认真贯彻兵团“1+3”、“1+8”文件,按照“固定、自主、分配、服务”原则,在政治上扩大基层民主,经济上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放宽农、林、牧业发展政策,压缩编制,减少非生产人员,减轻职工负担,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农场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期间,七团党委深化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全面落实以“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定单收购”的政策,推进团场职工减负、机构改革、“两还”(还田于民、还利于民)工作,有效推动了农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6年,七团耕地面积达到7300公顷(10.95万亩),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79亿元,其中一产1.39亿元,二产1485万元,三产2579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7389元,职均收入2.6万元,实现利润2660万元,全团职工全部实行了医疗、养老保险统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在的七团,良田万顷,绿树成荫,渠系纵横,条田林网疏密有致,交通道路平整便利;楼房耸立,万家安居;牛羊成群,粮棉如山,瓜果溢香;职工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

知识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七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从各个层面全面反映出农一师七团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开发建设新疆,捍卫祖国统一和巩固边防的辉煌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