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十三师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262
颗粒名称: 二、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分类号: K825;K265;F426
页数: 7
页码: 8-14
摘要: 1936年12月12日,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关键词: 八路军 平型关 一一五师 骑兵营 冀鲁豫

内容

1936年12月12日,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于8月25日奉命改编。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①。以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红十五军团为主,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后改任政委),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原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和红一军团红一师合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参谋长熊伯涛,政治处主任罗元发。原红一军团骑兵团改编为一一五师骑兵营,原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五团改编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三营。
  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下辖三四三旅、三四四旅、独立团、骑兵营等1.4万人。这支部队是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八路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9月中旬,部队开赴到以恒山为依托的晋东北地区。在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五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朱德、彭德怀9月23日电令一一五师立即向平型关进军,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犯之敌。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叠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有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
  9月24日,一一五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镇后,立即对平型关方向的敌情、地形进行侦察,确立了设伏歼敌的决心和部署。24日夜,一一五师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以1个团为预备队,准备给予进犯之敌以打击。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向平型关方向开进。7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圈。一一五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锋。一一五师一部歼敌先头,阻敌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后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击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大获全胜。一举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共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在平型关战斗中,一一五师独立团在冯家沟一战中,打死打伤敌人100余人,缴获步枪70多支,炮弹20多箱,骡马80匹,俘敌30余名,受到一一五师首长的嘉奖。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战场后的首战大捷,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
  平型关大捷后,一一五师兵分两路,挥师南下。一部由林彪、罗荣桓率领,挺进吕梁山;一部由聂荣臻率领①,奔赴五台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聂荣臻领导下的杨成武独立团向雁北、察南挺进,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下,于1937年10月10日一举攻克了河北省的涞源县城,10月26日又收复了山西省广灵县城和紫荆关及察南的蔚县,继而收复龙华,攻克易县。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独立团就先后收复了晋察冀边界上的7座县城,开辟了抗日游击区。刘云彪和蔡顺礼率领的骑兵营翻越太行,活动于阜平、曲阳、行唐一带。10月18日攻克曲阳城,24日收复完县,继而又收复行唐,11月11日攻克满城,保卫了唯一没有被日寇占领的阜平,从而开辟了以阜平为中心的冀西游击区。独立团和骑兵营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11月,为进一步开展敌后抗日斗争,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设四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兼第一支队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参谋长熊伯涛,政治部主任罗元发。
  1938年,为在冀鲁豫开辟根据地,毛泽东发出向冀鲁豫发展游击战的指示。当时,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和一二九师主力接受了由太行山向冀南、豫北地区发展的任务。中央决定派杨得志接替徐海东的职务,任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代旅长,到冀鲁豫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9年2月,杨得志率领部队从晋东南进至濮阳、内黄、滑县一带,与地方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开展游击战。杨得志任司令员,崔田民任政委。原三四四旅六八八团三营与三四四旅特务营、豫西支队合编为一大队,大队长刘震,政委李雪三。六八八团三营编为一大队二营。
  1940年4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在黄克诚率领下,由太行山区东进至冀鲁豫边区,同冀鲁豫支队会师后合编,仍称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了冀鲁豫军区,黄克诚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政委,下辖三个军分区。合编后,原冀鲁豫支队一大队编为冀鲁豫第二纵队新编二旅第四团,团长傅春早,政委苏振华。冀鲁豫军区部队粉碎了日伪的多次扫荡,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一二〇师、一二九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坏正太铁路为重点的破袭战。战役发起的第三天,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在“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与兄弟部队一起破袭铁路线,袭击交通线两侧敌军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百团大战”一开始,刘云彪率领的骑兵营就投入了战斗。为了配合军区主力部队作战,从8月20日~9月5日的破袭战中,骑兵营充分发动群众,破坏铁路1千余米,公路30余千米,连续战斗10余次,保障了军区主侧翼的安全,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胜利完成第一阶段的破袭任务。在“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骑兵团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的日伪军,摧毁敌据点。9月17日之后,骑兵营分散在定化一带,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15次,共毙敌100余人。
  1941年8月,日军集中10万余兵力,对太行山区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政委罗元发指挥了反“扫荡”斗争。9月25日,3500多名日寇集中到狼牙山周围,企图消灭晋察冀第一军分区第一团,占领边区东部的制高点狼牙山。当时,坚守在狼牙山的部队只有一团七连一个连队,还要负责掩护在山里隐蔽的一个后方医院的伤病员以及涞源、易县、徐水、满城4个县的政府机关和群众。敌人的一个联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狼牙山下的七连驻地猛攻。七连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留下二排六班牵制敌人,其余撤离了阵地。这时,六班只剩下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他们边打边往山的高处撤,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主峰——棋盘陀。敌人疯狗似地扑了上来,山炮、机枪一起向山头发射。面对猛扑上来的敌人,他们英勇不惧,击退了敌人四次猛攻,激战五小时,阵地依然屹立。最后,在弹药绝尽的危急时刻,战士们将枪摔坏,相随投身悬崖。五壮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令敌人为之惊叹,其民族气节名扬中华。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晋察冀和冀鲁豫军区在党的领导下,在根据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有力配合下,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附注

9月11日,按照全国抗战统一战斗序列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所辖部队包括: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2个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直属大队及第三营2个连,共约3000人。

知识出处

农十三师简史

《农十三师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全书分铁马金戈的光辉历程、挥师挺进新疆,驻守哈密、“文化大革命”中的哈密垦区、富民兴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共9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