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十六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81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类号: G633;G623;F426
页数: 6
页码: 8-13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大规模开展“扫盲”工作,1958年5月,农一师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扫除文盲,普及中小学教育,并把脱盲职工普遍提高到高小语文程度”的目标。并于9月提出了“苦战四个月,攻下文化关,摘掉文盲帽,欢度五八年”的口号。
关键词: 扫盲运动 农场党委 子女学校 生产队 扫盲工作

内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大规模开展“扫盲”工作,1958年5月,农一师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扫除文盲,普及中小学教育,并把脱盲职工普遍提高到高小语文程度”的目标。并于9月提出了“苦战四个月,攻下文化关,摘掉文盲帽,欢度五八年”的口号。
  在野麻农场的人员构成中,一部分是原步兵五师的指战员,多数是1956年下半年支边到农一师沙井子灌区的河南青壮年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此外,当扫盲运动在全师上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野麻农场正处于组建的关键阶段,职工扫盲工作没有能够与农一师的统一安排同步进行。
  随着场开荒造田及农业生产工作的逐步展开,农场职工文化基础差的弊病便充分暴露出来。在开荒造田中,有职工不会计算面积土方,不懂得水利渠道建设必须掌握的高差坡度等问题;特别是在水稻生产开始后,相当一部分职工不懂得土壤盐碱、墒度的重要性,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水、肥的合理运用,给生产带来损失。野麻农场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不改变职工的文化状况,农场就不能健康发展。根据这一情况,场党委果断决定在全场开展扫盲运动。
  1959年6月4日,野麻农场成立以张明信、王传经、廉荣科三人组成的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场的扫盲工作。当日,野麻农场召开扫盲誓师大会。组织各队职工开展扫盲大辩论,结合在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国营农场,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文化怎么办?”、“不扫盲能不能进行生产?”等问题进行辩论活动,同时组织“老职工话当年”活动。让老职工介绍在开发沙井子灌区的艰苦工作中学习文化的故事,从而纠正少数人认为的“生产任务紧,没时间学习”等错误保守思想,坚定了全体职工努力学习文化的信心。
  在开展扫盲运动时,野麻农场党委根据生产形势需要,将扫盲工作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全员参加的“识字”扫盲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班排干部参加的以分析计算为主的“扫盲”教育。为将扫盲运动落实到实处,各单位在教学中订立了学习计划、考勤制度、纪律制度和先进评比条件等,定期考核评比,张榜公布学习成绩。还在学员中开展“六比(比成绩、比学习方法、比互相帮助、比遵守制度、比按时完成作业、比学习成绩)、四勤(勤学、勤读、勤写、勤复习)、两不怕(不怕年龄大脑子笨、不怕识字难)”竞赛活动。在教员中开展“五比(比干劲大、比教学态度好、比教学形式多、比进度快、比质量高)、四勤(勤学、勤问、勤检查督促、勤指导)、两不怕(不怕麻烦、不怕累)”活动。
  扫盲运动开始后,各生产队结合工作生产实际,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除成立职工扫盲班,按时组织文化程度低的职工进行集中上课和分散教学外,还借鉴其他农场在扫盲工作中的经验,广泛运用了“活动识字牌”、“田间地头识字牌”、“工具记名、见物识字”、“识字岗”等灵活的教学形式,在路口、桥头、交通要道、食堂窗口等处设生字站、识字窗、流动识字牌,在营房住地墙壁上、室内张贴看图识字,在实物上贴字。在开荒工地,生产队以班(组)为单位,利用休息时间在沙地上用手指或树枝练习写字。有的生产队还在职工必经的路口设立“收工识字检查站”。在全场形成一个“走到哪,学到哪”,“见人就问、逢人就学”的扫盲学习热潮。有学员编了一首诗歌:“工地开荒试比高,灯下学习看谁好。夕阳影中留英姿,晚风吹过读书潮。”
  对野麻农场而言,开展扫盲工作不仅是上级下达的政治运动,也是生产工作的需要。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深切认识到文化知识在农场建设中的作用,因此,他们对参加学习获取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的职工记不准学过的字,就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有的职工将生产劳动与识字学习相结合,逐个攻关进行学习;还有个别职工利用晚上时间,与上小学的子女一道学习,并相互比赛看谁进步快……截止到1959年底,全场有1300余人参加了扫盲学习,并达到学习目的。学员脱盲后,经过场扫盲领导小组验收,报师扫盲委员会审查后,发给脱盲证,随即编入复习巩固班参加学习,继续提高。
  在开展扫盲运动的同时,各生产队还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每逢节假日和农闲时间,职工都可以在生产队图书室看书读报,了解国家大事,学习科学技术。一大批职工通过学习,摘掉了“文盲”的帽子,部分职工已能写信和写通讯稿件,大多数职工能测量土方、计算坡度。
  1960年,野麻农场在完成第一次扫盲工作后,又在各连队成立职工业余学校,开展文化识字、政治思想和生产技术学习。在此期间,根据师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场成立红专学校,开设种植、土壤、植保等课程,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
  野麻农场成立后,大批职工家属及子女来到农场,为使农场适龄儿童能够及时入学接受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野麻农场党委积极与沙井子灌区各农场联系,将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留在原单位上学。又在临时场部设立一、二两个年级,解决较小的孩子的就地上学问题。最初在大树下上课,课桌用木板搭建而成。后建成简易草棚做教室,教师宿舍也是“地窝子”,学生全部走读。学生除接受教育外,农忙季节还要适量参加松土、锄草、定苗、割饲草、拾棉花等劳动。
  1960年2月3日,野麻农场开始筹建子女学校(现十六团三中),当年3月正式开学。由修家礼任校长,抽调5名文化水平较好的职工担任教师,学生80余名,分5个班级。刚组建的子女学校条件极差,办公用具、设施奇缺,到了冬天,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只能烧柴火取暖。农场党委专门抽调一名职工为学校拉运柴火,供应学生取暖所需。学校没有食堂,吃饭时学生在房外路边席地而坐。上课、开饭以敲打一块废铁板为号。随着农场的逐步发展,逐年完善学校教学设施,子女学校条件得到初步改善。以后开始实行六年制教育,学生人数增至200多人,附近牧点民族适学儿童也到校上学。学校开设7个班级,教师也增至10人。学校教务处、教师办公室、食堂等设施相继建成。

知识出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十六团简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十六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5

《十六团简史》几十万字的篇幅虽然难以包容十六团人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场面,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团几十年来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历史进程。《十六团简史》是十六团艰苦创业、曲折发展历史的真点再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