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规划为军垦型轻工业城市成为农七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见证七师》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7074
颗粒名称:
规划为军垦型轻工业城市成为农七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类号:
F426;F127;F326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1955年11月至1956年3月,农七师邀请自治区荒地勘测设计局二队对奎屯地区进行全面勘测规划。
关键词:
校党委书记
工副业
农七师
乌鲁木齐
交通运输业
内容
1955年11月至1956年3月,农七师邀请自治区荒地勘测设计局二队对奎屯地区进行全面勘测规划。
1958年春,根据师党委要将奎屯建设成为20万人口,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为一体,科研、教育、医疗、文化系统齐全的军垦型轻工业城市的构想。师勘测设计队规划组由蔡建业任组长,蔡庆云放线,郭金华校核,对奎屯新城进行总体规划。
奎屯新城规划范围,东西长9450米,南北宽4450米,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以独克公路5公里路口到奎屯老街长9450米的道路为轴线(今乌鲁木齐路)。以轴线中点为中心,规划出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300米环形道路(今团结东街和团结西街),其他纵向街道每条相距500米,横向街道每条相距400米,构成500×400米的距形方格小区。排列整齐,街道笔直,呈棋盘状。街道路面宽10米,纵向轴线街道中段2000米设计为上下双行线路面。
奎屯南出道路先后更变过3次。1957年农七师搬迁到奎屯,师机关办公室至乌伊公路247公里处中轴线道路为奎屯南出口(今乌苏街)。1960年农七师机关办公楼落成,以办公楼为轴心,南至乌伊公路246.5公里处中轴线道路为奎屯南出口(今团结南街)。1987年,座落在团结南路中段的火车站落成,奎屯南出口改为经玛纳斯街至乌伊公路。
农七师师部搬到奎屯后,依托奎屯地理位置的优势,坚持“以商业促工副业,以工副业保农业”的经营方针,大力发展商业和工副业,繁荣奎屯经济。自此,造纸厂、发电厂、针织厂、化工厂、印刷厂、农机修配厂、木工厂、卷烟厂、棉纺厂、食品厂、面粉厂、机修厂等12家工业企业在奎屯相继建成投产,其中造纸厂生产的单面油光纸填补了新疆空白;针织厂是全疆第一个针织企业;新疆唯一的一家卷烟厂的建成促进了新疆烟草业的发展。到1966年底,这12个工业企业共有职工3074人,“文革”前10年,累计工业总产值5411万元,利润1183万元,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奎屯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960年冬,“七一”服务大楼(现奎屯红旗商场)在奎屯建成营业,在城区逐步形成了以服务大楼为中心的商场服务网点,除经销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种商品外,还经常召开物资交流会,展销农场土特产品,市场繁荣,商品丰富,方便了群众,促进了生产。1966年,农七师商业经营总额达5593万元。
农七师师部建在奎屯,促进了奎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到1966年底,全师有载重汽车267辆,特种汽车16辆,大小轿车21辆,年货运量26万吨,货物周转量1530万吨/公里。
为支援奎屯经济建设,1959年,兵团汽一团二连从乌鲁木齐迁到奎屯。同时,自治区客运公司在奎屯建设了长途汽车客运站,开通了发往乌鲁木齐及北疆各地的定期班车,当年的小驿站从此成为北疆西部交通运输枢纽。
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农七师按照统一规划,有计划地加强了奎屯地区社会体系建设,先后在城区内建立了“七一”中学(现奎屯市一中)、农七师政干校、奎屯纺校及多所小学。
兵团在奎屯还组建了奎屯农校,开设了农学、农机、畜牧等专业,面向全疆招生,为兵团农垦事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963年,已经在农七师任副政委的杨新三还兼任政治部主任和奎屯农校党委书记。老政委笑着告诉记者,“文革”期间,为了兼任的奎屯农校党委书记这一职衔,他多挨了十几场批斗。现在想想,奎屯农校为新疆培养了很多急需的人才,这些批斗挨得值!
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辛勤创业,奎屯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1966年底,有10幢楼房在亘古荒原上拔地而起,这里已经成为北疆的一座工、农、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新型城市,是农七师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原载《奎屯日报》2009年8月12日第四版)
知识出处
《见证七师》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所选作品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反映了七师干部战士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军垦战士屯垦戍边献身事业的英雄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