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及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深入学习十四大报告 努力加强部队建设》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6811
颗粒名称: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及形成
分类号: D61;C55;D261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完成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以他的马克思主义洞察力和无产阶级战略家的胆略,带领全党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完成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以他的马克思主义洞察力和无产阶级战略家的胆略,带领全党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其理论认识自身的发展过程是:
  探讨酝酿阶段。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早表述,是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此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总结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10个要点。
  基本形成阶段。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3方面贡献。一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明确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三是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两步走的设想。到了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四大贡献。一是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块理论基石。二是明确地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其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三是明确提出“生产力标准”,使其成为检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尺度。四是着重从构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角度,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上归纳了12个理论观点。至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在总体上基本形成。
  充实发展阶段。十三大以后,我们党又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使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从党和人民在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哪些共同认识的角度,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12条方针原则。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集中回答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应具有的特定内涵。上述两次概括,总结了十三大以后的新经验,更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了鲜明的实践性。
  科学体系的确立。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的谈话。谈话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使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党的十四大,在已往概括和阐述的基础上,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着重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角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至此,标志着这一理论已确立了自身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知识出处

深入学习十四大报告 努力加强部队建设

《深入学习十四大报告 努力加强部队建设》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3

本书的专题设置来自群众,内容的阐述深入浅出,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针对性,针对军区部队干部战士在学习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综合归纳,较好地回答了广大干部战士较为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供部队在政治教育中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