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72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其他
分类号: F323;F326;F426
页数: 3
页码: 1318-1320
摘要: 【芦苇价格】 1950年,博斯腾湖芦苇及其制品,已开始在市场销售。1957年,供销社经营的苇席每张收购价格2元。1959年,芦苇划分为二类物资,苇席每张平均生产成本0.64元,销售价0.95元。1961年,苇席划分为三类物资。
关键词: 销售价 收购价格 收购价 资源费 库尔勒

内容

【芦苇价格】 1950年,博斯腾湖芦苇及其制品,已开始在市场销售。1957年,供销社经营的苇席每张收购价格2元。1959年,芦苇划分为二类物资,苇席每张平均生产成本0.64元,销售价0.95元。1961年,苇席划分为三类物资。
  1962年,库尔勒市场苇席每张收购价2.6元,集市价5元。1964年,库尔勒县供销社苇席每张收购价2.2元,比1962年下降15.4%。库尔勒集市价每张4元,比1962年下降25%。是年,调整和硕县芦苇收购价格,县城每捆(5公斤)收购价由0.2元降至0.14元,销售价格由0.23元降至0.15元;农村价格由和硕县自定。1966年,巴州芦苇远销河北。采割地交货,规格苇供应价每吨44.7元,加8.8%的调拨差率。原苇每吨25元,作价办法与规格苇相同。是年12月,巴州制定库尔勒、焉耆、和硕3县集中产区苇席收购价格,其中双边一等每张收购价格城市1.78元、农村1.68元,单边一等每张收购价城市0.7元、农村0.64元,单边二等每张收购价城市0.6元、农村0.55元。1974年,席苇(根苇2.5~5.5厘米,长7市尺以上)湖边收购价每吨44.7元,纸苇(长3市尺以上)收购点每吨收购价27元,混合苇不另定价。同时制定了加工、运输芦苇收费标准。1979年12月,提高芦苇价格,席苇(根苇2.5~5.5厘米;长7市尺以上,当年产)湖边每吨收购价60元,比1974年提高34%;纸苇(长3市尺以上)35元,提高29.63%;混合苇不另定价,分别按席苇和纸苇计价。芦苇调拨差率也由7%调至10%。1986年5月,芦苇价被列为指导性价格,并提高了芦苇加工费收费标准。焉耆县帘苇每吨销价105.2元,6~8毫米苇蔑每吨销售价185.5元,8~10毫米179元,10~12毫米171元。1989年1月1日,巴州调整芦苇价格,湖边收购点席苇每吨75元,提高25%;纸苇每吨40元,提高14%。芦苇调拨价,调拨差率由10%上升为12%。1990年12月,取消混合苇挑选整理费,农民交售的芦苇以含席苇、纸苇的比例,按席苇每吨75元、纸苇每吨40元分别计价。
  【甜菜价格】 1960年,自治区物价局下达甜菜试行收购价,甜菜(削去青头、毛根)每公斤收购价0.04~0.045元。1961年,库尔勒市场甜菜旺季每公斤收购价0.08元,较上年提高一倍,销售价每公斤0.1元。1962年,库尔勒市场甜菜(去根、切顶)每公斤收购价0.05元,较上年下降37.5%,销售价0.06元,较上年下降40%。1964年,甜菜每公斤收购价0.04元,销售价0.05元,比1962年分别降低20%和16.7%。1966年,甜菜每公斤收购价0.035元,销售价0.045元,比1964年分别降低12.5%和10%。1967年,甜菜每公斤收购价0.04元,销售价0.05元,比上年上升14.3%和11.1%。1968~1973年,甜菜购销价格未变。1974~1975年,甜菜每公斤收购价0.05元,销售价0.06元,分别较1967年上升25%和20%。
  1976年,甜菜成为巴州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每吨收购价60元,较上年上升20%,并实行一系列奖售政策。1979年,提高糖料甜菜收购价,并实行城乡同价,焉耆、库尔勒、尉犁等主要产区每吨甜菜收购价75元。1987年,糖料甜菜实行价外补贴,每吨18元。1988年,凡块根含糖率达到17%的甜菜,每吨收购价120元,比上年提高60%,同时取消每吨18元的财政补贴;甜菜含糖率每提高或降低1%,分别加减价7元,原来的其他优惠政策不变。
  1990年,全自治区甜菜实行统一收购价,凡块根含糖率达到17%的,甲等甜菜每吨地头收购价160元,提高33%;乙等150.5元,提高33%,丙等131.5元,提高33%;含糖率每提高1%,加价9.5元;每降低1%减价9元;其他收购政策不变。
  【甘草】 1952年,焉耆市场甘草统货每公斤收购价0.22元。1959~1960年,库尔勒、焉耆市场甘草统货每公斤收购价0.24元。1961年4月,自治区调整地区差价,焉耆、库尔勒市场甘草(原草)收购价每公斤0.28元,比1960年提高16.7%。1963年,巴州一等、二等、节子、疙瘩、下脚等五种规格综合平均收购价每公斤0.38元,统货甘草每公斤收购价0.28元。1964年10月,巴州甘草原草每公斤收购价0.26元,降低7.15%,同时调整了甘草等级规格。同年11月,库尔勒、焉耆、和静县每公斤甘草原草平均批发价0.44元,零售价0.55元,6种规格甘草批发价0.68元,零售价0.855元。1978年,湿甘草每公斤综合平均收购价0.113元。1980年,巴州甘草收购价降低,其中甘草(原草)每公斤收购价降至0.2元,条草甘草每公斤降至0.44元,甘草节子每公斤降至0.28元,甘草疙瘩每公斤降至0.18元,甘草下脚和湿甘草收购价也相应下调。1985年3月,将甘草4个收购规格调整为8个规格,干货综合平均收购价每公斤0.38元,湿货综合平均收购价每公斤0.17元;湿货折干货比例平均为2.16∶1。1987年,州物价局调整甘草收购价格,并征收甘草资源费。8种规格甘草的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不含资源费)每公斤0.4元,提高5%;每公斤甘草条草统货收购价0.49元,提高11%;甘草节子统货0.3元,提高7%。为了保护甘草资源,由收购单位向交售者代征每公斤(干货)0.05元的资源费,上交财政。工业企业、外贸部门、医药部门经营甘草,计划内收购甘草征收40%资源保护费,计划外收购的甘草征收200%的资源保护费;未获准经营甘草的单位收购甘草,征收400%的资源保护费。产地县甘草批发价在产地收购价基础上加代购手续费8%、挑选整理费0.05元/公斤、商品集中费0.0312元/公斤和包装费0.15元/公斤,再加综合差率(包括经营费、损耗、利息、利润)12%。同年,甘草被列为国家指导价管理品种。1990年,为保护甘草资源,自治区调整甘草收购价和资源费征收标准,甘草收购价按平均不高于原收购价30%调整,甘草条的收购价格调整控制在不高于40%,毛甘草不高于20%。8种规格甘草的综合平均收购价(不含资源费)0.54元,提高35%;甘草条统货每公斤收购价0.64元,提高31%;甘草统货每公斤收购价0.4元,提高33%。在收购环节征收的甘草资源费每公斤0.1元,甘草经营环节征收资源费标准不变。甘草批发价仍按1987年的作价办法和差率作价销售。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