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巴州分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6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巴州分行
分类号: F832;F8;I247
页数: 2
页码: 1255-1256
摘要: 1950年10月1日,原新疆省银行焉耆分行撤并,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焉耆专区中心支行(原有16人全部留用),任命原经理张家琰为支行长。支行设业务、会计二股。1951年,增设出纳股、农村金融股(兼办代理保险业务)。焉耆中心支行系新疆省分行的派出机构,业务由省分行领导,行政受上级和地方党政的双重领导。焉耆中心支行辖焉耆专区各县支行,负责焉耆专区的货币发行、流通、金融业务管理,并设有营业室,具体承办焉耆县城乡金融业务。
关键词: 储蓄所 人民银行 中心支行 农村金融 库尔勒

内容

1950年10月1日,原新疆省银行焉耆分行撤并,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焉耆专区中心支行(原有16人全部留用),任命原经理张家琰为支行长。支行设业务、会计二股。1951年,增设出纳股、农村金融股(兼办代理保险业务)。焉耆中心支行系新疆省分行的派出机构,业务由省分行领导,行政受上级和地方党政的双重领导。焉耆中心支行辖焉耆专区各县支行,负责焉耆专区的货币发行、流通、金融业务管理,并设有营业室,具体承办焉耆县城乡金融业务。1952年,有职工204人。1953年,焉耆中心支行在焉耆县城镇三号桥建立第一个储蓄服务组,除办理人民储蓄外,还为部分机关单位代发职工工资。
  1954年,焉耆中心支行随区划变动改称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心支行,隶属关系不变,下辖焉耆、和静、和硕3县。同年,储蓄服务组改建为储蓄所,并委托驻地部队代办储蓄业务。1956年,中心支行将原业务股分为货币流通、信贷、储蓄3股。同时,巴州3县成立3个储蓄分理处、6个储蓄所、2个营业所。1957年,全系统有职工521人。1958年10月,为适应“大跃进”形势,人民银行内部联合办公,设办公室和营业室。办公室下分综合、会计、信贷、储蓄4组,主管全州各县支行行政及业务督导工作;营业室主办中心支行及焉耆县范围城乡业务。1959年,巴州和库尔勒专区共建储蓄代办所216个、农村服务站228个,有协储员43人。
  1960年12月,库尔勒专区建制撤销,库尔勒中心支行并入巴州中心支行,内部机构调整为组织教育股、农村金融股、计划督导股和营业室(下分6个组)。中心支行下辖各县支行。1961年,库尔勒城区有48个储蓄代办所。1962年,州县银行撤并储蓄股和储蓄所,人员精简为259名。1963年6月,州中心支行撤销营业部,全部移交给库尔勒县支行。中心支行设人事秘书股、计划信贷股、农村金融股、会计储蓄股。1964年,会计股与储蓄股分设。1965年,重新调整内部机构,设办公室、计划股、信贷股、储蓄股。1966年,州人民银行内设行政办公室、信贷股、计划储蓄股、农村金融股、会计出纳股、信用合作股,直属单位有新疆红旗机器厂办事处,共有职工55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77年,州中心支行接受军事管制,业务由生产指挥组下设的机构办理。1969年11月15日,州革委会决定成立州人行革命委员会(由7人组成)。1970年;州县银行有职工435人。1973年10月,恢复股、室建制、设人事秘书股、综合计划股、工商信贷股、农村金融股、会计出纳股。1975年10月19日改股为科,10月底农二师支行划归州中心支行,新增国营农牧企业信贷科。是年,州县人民银行有职工515人。1979年,撤销革委会,恢复人行党政体制,改设政工科、会计科、计划科、信贷科、行政办公室。1980年11月,增设专职监察员。是年,州人行恢复储蓄科,新建2个储蓄所。1981年8月,增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理处。1982年,改设监察员为监察科;全州成立储蓄所20个、专职代办所8个、兼职代办所5个,有代办员122人。1983年,共有协储员198人。
  1985年1月1日,巴州支行更名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行,首任行长高续业。州人民银行的信贷业务由州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业务代理股)代理。是年,人民银行州分行内设会计发行科、计划科、金融管理科、调研室、政工科和行政办公室。10月,改会计发行科为会计科、发行科,新增设稽核科。是年,州人民银行有职工54人。1990年州县人民银行有职工258人。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