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肉食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3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肉食购销
分类号: F326;F323;F426
页数: 3
页码: 905-907
摘要: 【牛羊肉购销】 境内畜牧业历史悠久。古代,境内经济以牧业为主,食品主要成分是牛羊肉。由于交通运输困难,牛羊肉外销难的问题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关键词: 城镇居民 牛羊肉 国营商业 敞开供应 库尔勒

内容

【牛羊肉购销】 境内畜牧业历史悠久。古代,境内经济以牧业为主,食品主要成分是牛羊肉。由于交通运输困难,牛羊肉外销难的问题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焉耆专区各县城镇居民所需的牛羊肉由个体商贩销售,农牧民所需牛羊肉自养自食。从1954年起,牛羊肉由国营商业与合作社经营,实行统购统销,限制私商低价收购。1955年,各县城镇经销的牛羊肉由国营商业收购,农牧区的牛羊肉由供销合作社收购。商业部门组织县镇个体肉食商代销牛羊肉,当年销售牛肉89吨,销售羊肉321吨。1956~1958年,境内人口增多,所需牛羊肉数量增加较快,开始对城镇居民实行肉食限量供应,三年销售牛羊肉3308吨。1959年,购进牛肉775吨,销售牛肉457吨;购进羊肉2056吨,销售羊肉1941吨。是年,库尔勒专区城镇非农牧业居民每人每月凭票证供应牛羊肉1.5公斤。1960年,购进牛肉557吨,销售331吨;收购羊肉2310吨,销售1701吨。1961年,全州购进牛肉268吨,销售牛肉343吨;购进羊肉1507吨,销售羊肉3393吨。当年,每收购活羊1只售给售羊者茶叶100克,不分国家、集体和个人,凡出售活羊者一律兑现。1962年,购进牛肉275吨,销售牛肉215吨;购进羊肉1341吨,销售羊肉1369吨。当年对超计划收购的活羊活牛实行工业品奖售,收购活牛1头奖售绸缎3米、皮鞋1双,收购活羊1只奖售棉布67厘米、食糖200克。1963年,购进牛肉326吨,销售牛肉为303吨;购进羊肉1970吨,销售羊肉1871吨。当年活畜收购奖给布票。为缓解市场肉食供应紧张状况,在库尔勒城镇进行高价肉销售试点,高价肉比定量供应的平价肉价格提高40%。1964年,购进牛肉289吨,销售牛肉350吨;购进羊肉1226吨,销售羊肉1399吨。是年,牛羊肉收购停止奖励布票。从1966年5月1日起,全州平价牛羊肉敞开供应,取消肉票和高价肉出售。1965~1966年,两年购进菜牛853吨,销售牛肉1209吨;购进羊肉3316吨,销售羊肉2951吨。1967年,购进牛肉405吨,销售牛肉496吨;购进羊肉1706吨,销售羊肉2065吨。是年,库尔勒城镇实行牛羊肉凭证限量供应,每人每次买肉不超过5公斤。1968~1969年,购进牛肉812吨,销售牛肉672吨;购进羊肉3463吨,销售羊肉3239吨。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羊肉1.5公斤。
  1970年7月,库尔勒城镇居民的肉食供应降为每人每月1公斤。1970~1971年,两年购进牛肉1185吨,销售牛肉1285吨;购羊肉3784吨,销售羊肉3150吨。1972年8月1日,全州提高菜羊收购价格和等级标准,取消城乡差价。当年购进牛肉557吨,销售牛肉657吨;购进羊肉2349吨,销售羊肉2218吨。1974年,菜羊、菜牛实行派购,派购的对象为国营农牧场和农牧业人民公社生产队,并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和尉犁县墩阔坦建立食品收购站,为农牧区社队直接交售牛羊提供方便。两年全州购进牛肉1123吨,销售牛肉1502吨,购进羊肉3509吨,销售羊肉4885吨。1975年,库尔勒城镇居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0.5公斤。1976~1977年,两年共购进牛肉1352吨,销售牛肉1309吨;购进羊肉4234吨,销售羊肉3964吨。1980年,购进牛肉1051吨,销售牛肉219吨;购进羊肉4109吨,销售羊肉1686吨。当年全州实行菜牛、菜羊超收购奖励布票的办法,收购1头菜牛奖励布票2米,收购1只菜羊,奖励布票0.4米。对交售自养牛羊的农牧民给予饲料奖售,活畜1公斤奖售饲料粮1公斤。1981~1982年,对上调自治区牛羊肉的县实行奖励牧业建设资金政策。在此期间,城镇少数民族居民每人每月供应牛羊肉1公斤。两年全州购进牛肉1.1万吨,销售牛肉710吨;购进羊肉6775吨,销售羊肉3562吨。1983年,购进牛肉1028吨,销售牛肉441吨;购进羊肉4883吨,销售羊肉1838吨,当年对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上调库尔勒的活畜试行就地收购,就地屠宰,拉肉入库。同时对计划外供应的牛羊肉实行议价销售,即按当地零售平价肉每公斤加价0.5元出售。
  1985年,对菜牛、菜羊实行指导性议购和派购。从7月1日起,全州牛羊肉实行指导性议销,取消票证,敞开供应。当年购进牛肉1276吨,销售牛肉642吨;购进羊肉425吨,销售羊肉1799吨。1986年,牛羊肉价格放开,收购牛羊活畜时预付货款或用饲料换购。价格放开后,集市贸易市场牛羊肉成交量迅速增长,集市贸易肉价基本稳定,与国营牌价差距不大。当年购进牛肉960吨,销售牛肉399吨;购进羊肉2625吨,销售羊肉2092吨。1987年,肉食经营价格全部放开,实行自由购销,随行就市。国家对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实行肉食销售最高限价,收购活畜实行最低保护价,对城镇居民发放肉食补贴。是年,和静县与库尔勒市食品公司试行肉食“联购分销”,仅这一项和静县牧民年增加收入34.3万元。当年国营商业购进菜牛1311吨,销售牛肉545吨;购进羊肉2805吨,销售羊肉901吨。1990年,收购牛肉865吨,销售牛肉1282吨;购进羊肉1862吨,销售羊肉1057吨。
  【猪肉购销】 民国时期,境内没有专门的猪肉经销点。
  1950年,驻境内人民解放军屯垦部队开始养猪,当年存栏54头。1955年,国营商业开始收购生猪,当年销售猪肉4吨。1956年,实行生猪预购或交群众代收购,并提高生猪收购价。当年收购猪肉42吨,销售20吨。1958~1959年,购进猪肉63吨,销售猪肉164吨。在此期间,商业部门先后在焉耆、库尔勒、轮台、若羌、和硕县建立养猪场6个,养猪800多头,缓解了市场猪肉供应紧张状况。1961年,购进猪肉31吨,销售猪肉52吨(含商业自产猪肉,下同)。是年,对生猪收购实行饲料补助政策,毛重50公斤以上的生猪按毛重补助饲料粮60~80公斤,上调1口猪增补饲料12.25公斤。1962~1963年,对生猪收购实行奖售棉布(且末、若羌未实行)政策,交售每口猪按毛重奖售棉布2.5~3.5米。1963~1966年,四年购进猪肉13吨,年均3.25吨;销售猪肉305吨,年均76.25吨。
  1967~1969年,收购每头猪补助饲料45~55公斤,三年购进猪肉120吨,销售猪肉346吨。1970~1975年,逢年过节猪肉敞开供应(节日供应猪肉主要从内地调入),平时收购多少供应多少。六年共购进猪肉620吨,销售猪肉790吨。1976~1977年,收购生猪在奖售饲料和奖励布票的同时,实行临时奖售化肥政策,每收一头猪奖售10公斤平价化肥。两年购进猪肉306吨,销售猪肉358吨。1980年,收购生猪每头奖励布票0.7米,计划内销售的猪肉发生亏损实行定额补贴。当年收购猪肉2001吨,销售猪肉2101吨,猪肉取消票证敞开供应。1981~1982年,生猪收购继续实行超收购、超销售、超补贴办法。两年购进猪肉5116吨,销售猪肉4278吨。1982年,商业部门办的养猪场停止养猪,生猪主要来自农二师农垦团场和地方国营农场。1984年,南疆铁路通车,库尔勒市汉族居民逐渐增多,猪肉供应开始紧张,是年库尔勒市区猪肉凭票定量供应,城市汉族居民每人每月供应猪肉1公斤。当年全州购进猪肉2460吨,销售猪肉2283吨。1985年7月,对猪肉实行指导性议销,销售价格比上年提高。是年购进猪肉1031吨,销售猪肉1184吨。猪肉放开经营,价格随行就市,集市贸易猪肉购销活跃。1988~1989年,因国营商业经销的猪肉多为进过冷库的冻肉,且价格与集市摊点的新鲜猪肉近似,销售数量下降。两年国营商业购进猪肉506吨和602吨,销售猪肉400吨和432吨。1990年,库尔勒市区国营商业部门建立生猪生产基地,用饲料换购生猪,当日屠宰后出售新鲜猪肉,猪肉价格稳定,销量渐增。当年购进猪肉702吨,其中活猪671吨,鲜冻肉31吨,销售猪肉642吨。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