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邮电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24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邮电场所
分类号: F293;F426;F713
页数: 1
页码: 797-797
摘要: 巴州境内早在汉代就筑有传递信息的烽燧,烽燧一般临河谷,高一二十米,占地80平方米左右。当时,南至且末县、西至轮台县、北至和硕县,五里一燧,十里一堡。唐代,巴州境内“部列府镇,烟火相望”,设有信使过往的驿馆,馆为土石围墙辟成的小院,约200~300平方米,中间建房2~3间,馆舍多为土墙壁,用红柳枝、树干和芦苇封顶。清代,巴州境内有大小驿站27个,驿站为中式四合大院,面积100~200平方米,土石围墙,内建2~4间驿房。
关键词: 平方米 邮电局 办公大楼 总投资 库尔勒

内容

巴州境内早在汉代就筑有传递信息的烽燧,烽燧一般临河谷,高一二十米,占地80平方米左右。当时,南至且末县、西至轮台县、北至和硕县,五里一燧,十里一堡。唐代,巴州境内“部列府镇,烟火相望”,设有信使过往的驿馆,馆为土石围墙辟成的小院,约200~300平方米,中间建房2~3间,馆舍多为土墙壁,用红柳枝、树干和芦苇封顶。清代,巴州境内有大小驿站27个,驿站为中式四合大院,面积100~200平方米,土石围墙,内建2~4间驿房。清末,裁驿归邮。
  民国1年(1912),焉耆邮政分局有中式房11间,下辖清水河驿站房3间、乌什塔拉驿站房2间、榆树沟驿站房4间、紫泥泉驿站房2间、库尔勒驿站房4间、托和莽驿站房2间。后由于邮务收入甚微,无力修缮各处驿站房屋。库尔勒邮局在民国19年(1930),租用回族居民马永才铺面8间,办理邮政业务;民国25年(1936),租用县镇十字街头买买提·托合夫土坯房11间;民国28年(1939)4月1日,又改租北大街白世恩四合院17间房,租期6年;民国34年(1945),租用北福街塔里夫50号、52号房8间,面积184.5平方米。
  1950年,焉耆县邮局投资2.3万元,新建房屋476平方米。1951年,库尔勒县邮局搬至和平北路106号,租用热夏汗7间土坯房营业;库尔勒县电信局搬到和平南路485号,租用艾买提4间土坯房营业。1952年,新疆邮电管理局给库尔勒县邮电局拨款新建土木结构120平方米营业场所,给焉耆县和轮台县邮电局拨款各修建土木结构邮政车站4间。1956年,巴州和库尔勒专区邮电系统修建土木结构房屋4处,建筑面积1581平方米,总投资6.22万元。1961年,巴州邮电系统有房屋面积1.24万平方米,其中营业房屋6369.56平方米,总投资58.13万元。1962~1970年,新建砖木结构房屋1359平方米,总投资19.71万元。1971年,巴州邮政局投资25万元,在萨依巴格路北新建二层砖混结构邮政大楼1800平方米,因无采暖隔音设备,转让给食品公司营业使用。
  1973年8月,轮台县邮电局新建1279.5平方米二层营业办公楼,新疆邮电管理局拨款31万元。1974年10月~1977年12月,巴州邮电局建成四层5109.88平方米营业办公大楼,总投资114.78万元。1983年5月,焉耆县邮电局新建三层2303平方米营业办公大楼,总投资90万元。当年7月1日,巴州邮电局三层邮件转运楼破土动工,建筑面积2169.22平方米,总投资109万元。1984年3月20日,且末县邮电局新建二层1240.14平方米营业办公大楼,总投资39万元。1985年12月,巴州邮电局新建库尔勒火车东站三层932.52平方米营业办公大楼,总投资21.39万元。1986年3月27日~1987年7月15日,和静县邮电局新建三层2008.4平方米营业办公大楼,总投资61.65万元。自1988年起,巴州邮电局从成本中开支经费,改造农村邮电局所营业房屋和职工住房,到1990年,改造农村邮电局所房屋17处,总投资94.46万元,当年竣工的有尉犁县邮电局三层营业办公楼2000平方米、博湖县邮电局三层营业办公楼1500平方米。年末,全州邮电系统有房屋面积8.12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用房3.09万平方米,非生产用房5.03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