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25162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宋元明时期古道 |
分类号: | C55;TU;I267 |
页数: | 2 |
页码: | 724-725 |
摘要: | 后晋天福四年(939),高居海使于阗,自沙州西,渡陷河(即车尔臣河),至绀州,今和田地区策勒县的坎城。并在大屯城受到仲云所遣宰相4人、都督37人的款待。据《元史》记载,元至元十九年(1282)九月,“别速带请于罗卜,阇里辉立驿,从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正月,“立罗不、怯台、阇里、斡端等驿”。罗不,即罗卜,怯台,或即唐代屯城之地。阇里,即阇里辉,在卡墙。 |
关键词: | 托格拉克 马可波罗 元世祖忽必烈 车尔臣河 伊犁地区 |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