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私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01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私营工业
分类号:
F426;F832;C55
页数:
2
页码:
592-593
摘要:
清代和民国时期,巴州境内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当时经济较发达的焉耆县,也只有烧酒作坊10余家、裁缝50余人、银匠和铜匠各10余人、铁匠40余人、泥水匠50余人。
关键词: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税金
定额流动资金
私营工业企业
私营手工业
内容
清代和民国时期,巴州境内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当时经济较发达的焉耆县,也只有烧酒作坊10余家、裁缝50余人、银匠和铜匠各10余人、铁匠40余人、泥水匠5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焉耆专区有私营手工业97户,资金122.5万元(银元票)。1952年,有私营手工业1234户,资金11293.6万元(旧人民币)。手工业项目主要有铁匠、木匠、靴鞋匠、油皮、熟皮、擀毡、缝纫、修理、制肥皂、织土布等。1954年,巴州有私营手工业者624人,资金34.56万元。1955~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巴州和库尔勒专区有1004名手工业者组成生产合作社28个、生产小组8个,巴州有87名手工业者以集体形式组织生产。1957~1960年,巴州仅剩个体手工业者89户,从业人员113人。1963~1966年,在公私合营企业和国营企业中,仅有42名私营企业代表。1966年5月~1976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中,巴州的私营手工业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除。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一些能工巧匠开始从事个体经营。1980年,巴州有私营小手工业26户。1982年,全州有私营手工业161户,从业191人。1983年,私营手工业发展到292户、438人。1985年,私营手工业发展到1043户,从业人员1961人,资金330.28万元。1986年,全州有私营工业企业75个,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697.6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991.15万元,工业生产总产值138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098.22万元,交纳产品销售税金55.98万元。1987~1989年,私营工业企业数、产值、收入、税金和流动资金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三年工业产值分别为1953.5万元、2435.3万元和329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350.1万元、2248.4万元和3218.2万元,交纳产品销售税金74.5万元、82.5万元和206万元,企业利润229.9万元、229.3万元和273.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806.1万元、325.4万元和1075.9万元,从业3366人。
1990年,巴州有私营工业企业105个,从业人数338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735.2万元,定额流动资金3071.8万元,工业产值5354.9万元,产品销售收入4149.8万元,交纳产品销售税金322.5万元,企业盈利685万元。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