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帕米尔丰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470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R587;D261;D262
页数: 8
页码: 99-106
摘要: 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多奉献一片爱心,这样才会活得潇潇洒洒,有滋有味,才会活得充实,这是贾士东同志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关键词: 技术监督局 阿不都 粮食局 卡德尔 阿图什市

内容

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多奉献一片爱心,这样才会活得潇潇洒洒,有滋有味,才会活得充实,这是贾士东同志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1990年3月份,任阿图什市粮食局局长的贾士东,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抽空到居住在市委家属院的王锋家去探访。当他踏着蒙蒙夜色准备回家时,迎面走来一个拎着半桶清水的维吾尔族老人。她衣裙烂缕,面色苍老,走起路来一瘸一跛,行动十分艰难。贾士东不由心头一热便抢上去说了句:“大娘,让我帮您提水好吗?”不待老人回话,他已将水桶拎到自己手里。“谢谢你,好孩子。”老人用流利的汉语回答,笑眯眯地将贾士东领进路边一间破破烂烂的小土屋。此时贾局长想到外面再给老人提一桶水时竟无法找着一只盛水的缸或第二只水桶。他只好将水桶里的水倒进锅里,飞快从外面给老人拎来满满荡荡一桶清水。
  70高龄的老人努尔尼沙汗告诉贾士东,她的老伴前年去世,她身边无儿无女,她现在一个人依靠每月60元的生活费过日子。贾士东回家后一宿难眠。
  古人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贾士东将老人的窘迫讲给了阿图什粮食局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们,引起了普遍关注和极大同情。他们纷纷为老人帮忙做好事,贾士东经常下班后去看望老人,问寒问暖,汲水劈柴。没有清油、面粉,贾士东总是及时安排人员送到。下雨天,他总是想到她的土块房子漏不漏雨;下雪了,他先想到她的房顶上的积雪要及时清除。每年开春,他都主动给这座土屋顶上一层泥巴。他深情地说:“我饿着也不能让老人饿着;我冻着也不能让老人冻着。”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努尔尼沙汗除了患关节炎外,还患有气管炎,每到冬季,生活就特别困难。这时候,贾士东对老人的健康和生活就特别关心。他提前给老人准备治疗关节炎和气管炎的药。单位给职工拉的取暖用煤每年都有老人一份,也难怪努尔尼沙汗遇人便夸奖贾士东跟她的亲儿子一样亲。岁月匆匆,转眼到了1993年,贾士东由市粮食局局长升任自治州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岗位变了,他对努尔尼沙汗老人的一片真情没有变;职务变了,他那份爱心没有变。他在技术监督局的党员干部会上又一次讲起努尔尼沙汗老人的情况,他异常激动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照顾好像努尔尼沙汗这样的孤寡老人,让她们跟我们一样度过幸福的晚年,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责任。”在贾士东的带领下,州技术监督局的干部职工专门制订了扶助计划,为老人买肉、洗衣服,为老人买了一个大铁皮桶。做到每周都有专人去照顾老人的生活,多年以来从不间断。
  1997年2月8日深夜,那是春节的大年初二,努尔尼沙汗老人因病抢救无效而溘然去世。贾士东闻讯后顾不上与家人团聚,立即赶到阿图什市民政局,和努尔尼沙汗老人的亲朋邻里一起,办理老人后事,直到她在地下安息。
  爱是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贾士东在克州技术监督局党组会议上公开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份内的事要办,份外的事有条件也要办,要主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以自己的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联心桥”。大家都要尽一份社会责任,帮助像努尔尼沙汗这样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
  贾士东在单位跟干部职工个别谈话时了解到计量所的维族职工努力曼家生活比较困难。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买了两包方块糖和两包茯茶,跟努力曼一同来到阿图什市郊的松他克乡阿孜汗村,叩开了努力曼家的门扉。
  努力曼的阿娜听大女儿说家里来了个县太爷一样大的贵客,便跌跌坎坎地扑到贾士东面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贾士东诚恳地说:“我早该来看看你们一家,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阿米娜汗流着泪,诉说她一岁时患了麻疹,一双比湖水还清沏明亮的眼睛失明了,如今她一个瞎老婆子带着六个儿女的苦处是难以想象的。
  贾士东面对两间破土房和一溜儿高高低低的孩子,他心碎了。他当即掏出口袋里仅有的150元钱说:“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们,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度过难关的。”阿米娜紧紧抓住贾士东的手不放,非要让他吃了饭再走。贾士东语重心长地说:“饭我是吃不下去的啊,只有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也不能难孩子。让孩子读书是头等大事……”贾士东依依不舍地走了,但他却把那颗善良的心永久地留下来。
  像中、小学校老师“家访”一样,贾士东把休息日大多用在“家访”上面,阿米娜一家的困难时时刻刻牵动着他的心。他经常过问努力曼家里有什么困难?弟妹上学有没有钱交学费?过古尔帮节家里还要买点什么?冬季来临之际他买了两公斤毛线交给努力曼说:“拿回去给你在外地上学的妹妹织件毛衣,乌鲁木齐冬天可冷啊。”努力曼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再三推辞,贾士东说:“这是你阿姨的一片心意……”
  努力曼的妹妹阿依古丽在新疆物资学校读书,每次贾士东去乌鲁木齐出差开会都要抽空去看看她,送钱送物,鼓励她好好学习,自强自立。1994年夏季,阿依古丽中专毕业了,分配到一个单位,人家嫌她是一个女孩不愿接收,拖了一年多她的工作还未落实。贾士东得知此事后,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帮助她把工作问题解决了。州技术监督局的干部卡热说:“跟这样的领导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福气。他对每个职工都很关心,你家中有什么困难,他比你都清楚,你家里有什么事,他比你都着急。”
  1995年8月,卡热做了父亲。当他抱着幼女尽享天伦之乐时,谁知小女孩半岁时医生诊断有先天性脑萎缩。这好似一记闷棍,把卡热夫妇打昏了。作为局长的贾士东得知后,心里十分关切。他一方面给卡热夫妇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为孩子治病的信心,一方面帮助联系医院,安排他们去治病。此后,卡热幼女的病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每次看报纸,看杂志,他特意留心医药和医疗广告,发现有关的信息就赶快拿给卡热看。他去北京出差,不忘带上要来小女孩的CT片子,到北京请教专家,并根据专家的意见买回了药品。
  1996年7月,在他的催促下,卡热夫妇带孩子去北京看病,临行前,他和老伴来看卡热夫妇,并送去500元钱,叮嘱他们一路上注意安全,到北京后安心给孩子治病。
  爱是奉献,是关心和体贴。他只知道给人以爱的付出,却不要任何回报。
  1988年,对7岁丧父的王锋来说,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1987年年底,经过考试,王锋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国家干部,但工作单位要由自己找。他家中有个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四口之家靠母亲的微薄生活费和救济金过日子。跑了不少路还是没有找到单位。有好心人让他去找贾士东,他去了。当时想进标准计量局的人很多,有领导打招呼的,也有亲朋好友说情的,但贾士东最终选用了王锋。
  贾士东不仅教王锋如何干好工作,还教他如何做人。对王锋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倍加关心,经常利用休息日,吃饭后的时间到王锋家看看,帮助他们安排好生活。一次王锋母亲发病,把他们兄妹三人赶出了家门。贾士东来了,他苦口婆心劝王锋的母亲,但正在发病的母亲不仅不让自己的子女进家门,还把贾士东赶出了门,贾士东只好和王锋兄妹三人在外面等,直到他们进了家门,才悄然离去。
  贾士东的儿子养了一只兔子,非常喜爱。但听说王锋生病的母亲需要兔肉补养身体时,他反复做儿子的工作,把兔子送到王锋家。
  1992年7月13日凌晨两点钟,阿图什市粮食局驾驶员阿不都卡德尔在伯城为机关拉煤时,不幸遭遇暴雨山洪,以身殉职,当时任市粮食局局长的贾士东闻讯后,即刻指挥单位几名干部前往出事地点寻找死者遗体。他们忍饥挨饿冒着盛夏酷暑,于第三天在距出事地点50公里处才找到遗体。贾士东主持料理完阿不都卡德尔的丧事,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家属子女以抚恤和照顾。事后,贾士东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脑海里不时浮现这一家孤儿寡母的愁眉苦脸,素有一副热心肠的他下决心要把阿不都卡德尔的家属子女照顾好。他一往情深地对阿不都卡德尔的妻子孜宛尔汗说:“请你放心,只要有党和政府,我们一定想方设法将你们一家大小照顾好,让我的好兄弟阿不都卡德尔好在地下安息。”
  为了使阿不都卡德尔一家日子能过得宽松一些,贾局长在阿图什市粮食局门前安排了一间小房子,让她们一家人开了一间日用品商店。一个月下来,也有几百元的收入。贾局长和单位其他领导商量,几年时间没收他们一分钱房租。为了使阿不都卡德尔的女儿有一个固定的职业,贾局长开始跑人事部门,向他们讲述了阿不都卡德尔一家的不幸遭遇,后又亲自牵线搭桥通过自治区人事厅,给他年已28岁的大女儿热衣汗古丽解决了一个工人指标。贾士东同志又专门安排一名副局长带着他的亲笔信到乌鲁木齐找新疆粮食学校的领导设法安排阿不都卡德尔的儿子努尔拉到粮校上学,毕业后又将他安排到阿图什市粮食局工作。离开粮食局后,每逢刮风下雨天贾士东都要到阿不都卡德家问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每逢古尔邦节,他都要到阿不都卡德尔家去看望他们。
  中国人有句古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阿不都卡德尔一家的事情刚刚理出眉目,贾士东应当轻松地呼一口气时,1993年春节期间的一场大火又将他烧得焦头烂额。
  1993年元月25日,那天是大年初三,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和浓浓的亲情使人倍感生活的温馨。这天中午,贾士东将水果洗干净,满满当当的摆满了一桌子鸡、鸭、鱼、肉,伊力特曲酒也放上桌面,相约单位的同志来乐一乐。可灾难像个恶魔,偏偏在你预料不到的时候和地方猝然而至,市粮食局一个职工喘着粗气“砰”地一声推开院门,抓住贾士东的手摇晃着说:“贾局长,着火了……”贾士东脑袋“轰”地一声,像炸裂似的,他预料是仓库失火,什么也顾不上,拖拉着鞋就往外跑,这个职工到大门外才结结巴巴地告诉他:“是中巴车失火了,单位的吐逊江和艾买江烧伤了。”
  这一天吐逊江带着3岁的女儿,怀里抱着3个月的小儿子与艾买江等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回格达良乡,岂料,这要命的中巴刚开到军分区农场前面的公路,因违章操作而起火,挤了满满一中巴车人,其中仅有五六个人抢先逃命,吐逊江、艾买江被严重烧伤,吐逊江的女儿和艾买江的妻子被活活烧死。
  听完这一不幸的消息,他火速地向出事地点赶。立即将在场的人分作两组,一组将死难者送回格达良安葬,一组由他率队将惨不忍睹的吐逊江、艾买江送陆军十二医院抢救。
  贾士东在医院跑上跑下,找医取药,跑得满头大汗,医生护士还恶狠狠地训斥他:“你是怎么搞的,把人烧成这个样子!”
  贾士东连忙解释说:“是中巴车突然起火……”医生护士眼中露出更加愤恨的目光说:“中巴车起火,你在干什么?”他越解释,人家对他越不客气,直到第3天,吐逊江家属才告诉医护人员说:“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跟起火没关系,那中巴车驾驶员大概也让大火烧死了……”大家听了又是一片感叹和赞扬之声。
  吐逊江、艾买江住院期间,贾士东每周两次去看望他。带上水果、鸡蛋及其他营养品,给他们讲自己家里的事及单位上的事,有时还讲几句笑话让他开心。吐逊江腿上伤痛得彻夜难眠,他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地给他按摩,有时他还给他们带来零花钱。吐逊江和艾买江知道这钱都是局长自己的钱,他俩告诉同室病友说贾局长一年光在这方面花的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人家听说有这样的事,直吐舌头说:“这年头这样的人和事太少了。”几十年来贾士东同志解决过多少个职工的生活困难,帮助过多少个孤寡老人,恐怕没有人能记得住。他经常为努尔汗老人劈柴提水;阿不力米提家时常留下他的足迹;阿不力孜·巴拉提去世多年,孤儿寡母并不孤独;乃斯拉在腿断无望,濒临瘫痪的情况下,是贾士东同志想方设法,问医治病,使他免去高位截肢痛苦……
  “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这是贾士东的人生信条,唯独很少想到自己。长期的过度疲劳,未满50岁的人已患上脑萎缩、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他以一种坚韧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的精神也着实令人钦佩。他因病经常头晕目眩,也无法骑自行车上班,就坚持经常徒步上班、下班,无论是春夏秋冬,都是风雨无阻。
  贾士东对各民族干部职工群众充满深深的挚爱之情,以乐善好施而令人称赞,有时出手很大方,但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他住的三间平房是技术监督局最后一家修整的。房间里没有豪华装修和高档家俱。一切都是那样的朴素、恬淡、自然,与院子里蓬勃生长的菠菜、芹菜、黄瓜相映成趣,好像日日夜夜地叙述一个平凡人的大写人生。

知识出处

帕米尔丰碑

《帕米尔丰碑》

出版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

出版地:1999

《帕米尔丰碑》这本报告文学集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代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为弘扬党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编写反映50年来为自治州各项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领导干部、革命烈士、模范党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的事迹,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鼓舞和提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