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巴音布鲁克草原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258
颗粒名称: 十、巴音布鲁克草原文化
分类号: G222;G633;I267
页数: 5
页码: 11-15
摘要: “萨吾尔登”是卫拉特蒙古族保留和传承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它的传唱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以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区蒙古族的后裔之中。“萨吾尔登”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托布秀尔,它是蒙古族弹拨弦鸣的乐器之一。“萨吾尔登”舞蹈虽来自民间,来自于大草原牧民淳朴的生活之中,但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它的动作表现出了蒙古人民古朴,诙谐和优美的特点。
关键词: 江格尔 萨吾尔登 土尔扈特 土尔扈特蒙古 弹奏法

内容

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卫拉特蒙古族保留和传承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它的传唱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以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区蒙古族的后裔之中。“萨吾尔登”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托布秀尔,它是蒙古族弹拨弦鸣的乐器之一。“萨吾尔登”舞蹈虽来自民间,来自于大草原牧民淳朴的生活之中,但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它的动作表现出了蒙古人民古朴,诙谐和优美的特点。《蒙古行记》中记载,户主开始喝酒时,一个佣人大声叫(哈)一声就奏乐,男男女女在跟旋律跳舞,不分贫富,大家都可在大可汗面前起舞。卫拉特蒙古人尤其是土尔扈特人聚会时同样保留着唱“沙吾尔登”之曲,不分男女老少都一起跳的习俗。
  从史诗《江格尔》中的宴席主持人明岩到近代王宫的宴席主持人都是精通歌舞的人。据专家们了解,土尔扈特汗王宫中历来就有宴席主持人。在这些宴席主持人中有专门从事主持宴席、献酒以外还有专门唱歌跳舞的人。他们唱土尔扈特长调歌、俏皮歌,也跳表演技巧高的《依克萨吾尔登》《叫热哈儿》《乌如克特可》《乌孙乃多里赶》等舞蹈。牧民群众跳的是比较自由而且模仿性突出的《额连德比例歌》、《杜尔登》、《胡尔登萨吾尔登》等,从而使“萨吾尔登”延续至今。“萨吾尔登”舞蹈的种类有:(1)、属于模拟性的“萨吾尔登”舞蹈有10个:“爱来德比里格萨吾尔登”、“叫热哈尔萨吾尔登”,即“黑走马萨吾尔登”、“乌孙乃多里赶萨吾尔登”、“锡伯德里邓萨吾尔登”、“乌热里动古萨吾尔登”、“奎布奎里代萨吾尔登”、“萨依格萨吾尔登”、“哈日布热哈布其勒根萨吾尔登”、“刀格楞萨吾尔登”、“乌如克特可萨吾尔登”。
  (2)、属于自娱性的“萨吾尔登”舞蹈有9个:“拖步肯萨吾尔登”、“胡尔登萨吾尔登”、“哈努村萨吾尔登”、“索伦萨吾尔登”、“好日买萨吾尔登”、“奎克图萨吾尔登”、“玉登夏萨吾尔登”、“依克萨吾尔登”、“沙娃萨吾尔登”。
  (3)属于表演性的“萨吾尔登”舞蹈3个:“乌邓萨吾尔登”即“房门萨吾尔登”、“杜尔冬萨吾尔登”即“绸巾萨吾尔登”、“赛很奎肯萨吾尔登”
  据说“萨吾尔登”舞蹈有过39个曲子,不过现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人民群众的曲子并不多。按它们的内容、形式、动作来比较和研究,完整的曲子只有十二种。
  2007年,“萨吾尔登”民间舞蹈已被批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托布秀尔
  居住在巴音布鲁克的蒙古族人民,又和本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健壮有力的“萨布日登”舞是巴音布鲁克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而伴奏这种舞蹈时弹奏的乐器托布秀尔,则是新疆巴音布鲁克蒙古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托布秀尔和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冬不拉、柯尔克孜族民间流行的库木孜、锡伯族民间流行的东布尔等都可以被视作为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拔弦乐器的后裔。但在形制和演奏方法方面,它又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托布秀尔琴的琴身用樟木、榆木或沙枣木挖槽而成,上蒙木面板,面板中部掏有一个圆形共鸣孔或三个品字形共鸣小孔。琴杆上细下粗,无品位。杆首有两个琴轸分置两侧。杆身和琴身可以雕刻或涂绘各种精美的图案。琴弦用秋季宰杀的山羊细肠制成。全琴长度为七十至八十公分不等。它造型美观而又制做简便,音色优美浑厚而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蒙古牧民的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喜爱,在全疆各个地区、各个部落蒙古牧民中流传得十分广泛。“托布秀尔”扎根于新疆蒙古族的古老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歌舞、民间音乐、工艺、美术、故事、歌谣、神话、传说、服饰、饮食、文体娱乐、竞技等众多内容的非物质文化,保存并反映出各个时期卫拉特蒙古居住地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民俗和宗教方面的真实面貌。
  托布秀尔乐器产生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个年轻的牧民为了搅动发酵的酸奶而在森林里寻找合适的木材。在森林里,他突然听到传来奇怪的声音,年青牧民朝奇怪的声音走去,看见一颗枯萎的老松树,走到树旁一看枯萎老松树上缠着马尾,在风的吹动下这些马尾发出美妙的声音。牧民回家后,削木配弦用手指弹弦,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从此托布秀尔乐器产生了。
  托布秀尔乐器的六种名称
  托布秀尔乐器作为蒙古民族传统乐器之一,盛行于卫拉特蒙古人当中。但其名称因地区而所不同。例如:托布潮尔.栋朝尔.托布其古尔.冬布尔.通秀尔.托布秀尔等。以上不同的名称因为地区不同的方言而产生的,但乐器的特征及性质没有任何的区别。
  “托布秀尔”乐器的特点
  托布秀尔乐器像蒙古族马头琴一样的无品弹拨乐器,它演奏出的曲调节奏性强明亮而有穿透力,一起演奏的人数越多,它所奏出的声音更有力,就像山磞海啸般气势磅礴。托布秀尔在独奏时,不需要其他乐器的伴奏也能自如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下线定弦D,上线定弦为A,两线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四度。演奏时两根线交响辉映,产生绝妙的和声效果。
  托布秀尔乐器主要给—萨吾尔登舞,江格尔说唱,民歌谈唱,呼麦,说唱好来宝,伴奏,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之一
  托布秀尔乐器结构:托布秀尔乐器包括琴箱、琴杆、琴头、上下轴、上下弦码子等结构。
  弹奏手法的名称
  1、潮尔弹奏法       2、代拔尔弹奏法
  3、潮尔单弹奏法     4、潮尔哈蹄日弹奏法
  5、潮尔轮奏法       6、潮尔走马弹奏法
  7、潮尔赛拨尔弹奏法    8、拇指一指拨弦弹奏法
  9、单音分解弹奏法    10、潮尔德格进弹奏法
  11、潮尔德力都尔弹奏法
  《江格尔》
  作为我国西北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明朝末年游牧于雅尔(今新疆塔城西北乌尔扎)一代。大约在17世纪30年代,由于卫拉特四部联盟内部的矛盾与纠纷,为了保全部族,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被迫西迁,来到额济勒河(即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下来,放牧生息。土尔扈特人在这里生活了140年。居住在和静县的土尔扈特蒙古族是1771年从伏尔加河东归回来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的后代,235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民的后代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土尔扈特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其中英雄诗《江格尔》的产生和传播就与巴州竟内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
  《江格尔》是新疆蒙古的一部艺术珍品,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座高峰”之一,它是十三世纪土尔雇特部蒙古族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说唱叙事诗,现有口头流传和手抄本,是新疆抢救挖掘的民族传统艺术之一。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对草原上生存生活的蒙古人来说,听江格尔齐说唱《江格尔》,是一种最喜爱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在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水远山长,地广人稀,文化生活单调,说唱《江格尔》便成了牧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事。在野花飘香的黄昏,或风雪交加的寒夜,当江格尔齐拨动马头琴弦,以慷慨激昂的曲调演唱《江格尔》时,四周一片寂静,男女老少全陶醉在对英雄的崇拜激情中。由是,巴音布鲁克被列为全疆挖掘、搜集《江格尔》的重点地区之一。
  《江格尔》是以主人公江格尔名字命名的。讲述了以圣主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32名虎将、8000名勇士和众多战士征战四方,降妖除魔,不断反抗和打击蟒古斯等入侵者,创建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仇恨,没有饥寒,没有日落和天黑,人们青春常在,草原四季花香,牲畜肥壮,人丁兴旺的理想之地——宝木巴之国。《江格尔》具有神话的成分。蒙古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英雄和赞颂英雄主义精神的文化传统,它也同样影响和渗透在土尔扈特蒙古族民间音乐之中。那种“曲调简朴、短小、方正、问答式上下句组成的、周而复始的乐段,与语言密切结合的喧叙性音调、平稳而又鲜明的节奏和自奏自唱的传统习俗”等,构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音乐独特的艺术内涵。从事新疆土尔扈特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搜集的人都知道,《江格尔》的说唱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形式。它与蒙古古代较发达的乐器和自奏自唱的传统习俗分不开,特别是弓弦乐器的发明及其独特的演奏形式与英雄史诗有着直接关系。人们在说唱《江格尔》时,为烘托气氛,更愿意在音乐的伴奏下,将那些韵律十足、情节引人的故事说唱出来,达到说者与听者的共鸣。所以说,《江格尔》是土尔扈特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民歌
  土尔扈特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有人的地方就有歌,有歌的地方就有土尔扈特人不息的灵魂在舞蹈。人生中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歌是他们精神的居所。巴音布鲁克是卫拉特民歌的主要集中地,目前已挖掘记录的长调、短调民歌已达1500余首,民间喜爱这方面的人员正在全力做着抢救整理工作。
  与其他民族的民歌一样,土尔扈特蒙古民歌也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无论你对这个民族了解多少,只要倾听一下他们在不同场合给不同对象唱的歌,你马上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土尔扈特风情。粗犷中不乏细腻,严肃中包含俏皮,嬉笑里透露着智慧,平淡中浸满沧桑……时时处处体现着这个民族内心深处的细微与深情。
  土尔扈特民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歌词、曲调与场合高度统一。土尔扈特人一生与歌声息息相伴,放牧、转场、结婚、庆典、相聚、离别……一切都离不了歌曲的表达。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久别重逢、相聚的婚宴上,欢庆的那达幕大会上,根据见面对象的身份,按辈分、年龄、与自己的亲疏远近,选择不同歌曲倾诉彼此的思念与尊敬。
  走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民歌,如同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它们竟然有数十种类别。特别是针对人的歌,土尔扈特人分得特别详细——什么样的歌唱给长辈,给长辈唱的歌之中,什么样的歌唱给父亲,什么样的歌唱给母亲,什么样的歌唱给父母双亲,哪一首唱给舅舅,哪一首是唱给叔叔……从歌词到意境表达都恰到好处。亲人间的思念、姐妹间的不舍……各种情感,他们都能巧妙地借用放牧、转场、看月、听风、一草一木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对巴音布鲁克民歌调研时,有关专家将其分了10个类别。分别是长辈歌、亲情歌、爱情歌、友情歌、故乡歌、历史歌、生产歌、婚嫁歌、做人歌、诵佛歌、蹦布尔江。每个门类都有其代表作和要表达的意境。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