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铸辉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132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铸辉煌
分类号: F426;F127;F832
页数: 6
页码: 34-39
摘要: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7年29年间,巴州经济总量增长了169倍,GDP由1978年的2.7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9亿元。1978年到2007年巴州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9%,高于全国和全疆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全疆排名第7位,跃升为第3位。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增加到 开放性 快速发展 融合型经济

内容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7年29年间,巴州经济总量增长了169倍,GDP由1978年的2.7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9亿元。1978年到2007年巴州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9%,高于全国和全疆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全疆排名第7位,跃升为第3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5.7∶30∶24.3调整为2007年的14.7∶67.9∶17.4,由于工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巴州由一个农业占绝对地位的地州,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地州。人均GDP由1978年的347元增加到2007年的37466元,2007年是1978年的108倍,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1978年,农牧民人均收入83.68元,2007年农牧民人均收入5238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中国的改革看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巴州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3.37亿元,比1978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9.7%。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236.43万亩,扩大到2007年的412.0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3.3亩增加到3.7亩,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82896千瓦发展到2007年的1125197千瓦。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单产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30年来,农作物种植经历了三个阶段由粮食种植为主;其次是实现粮食实现自给;第三是在保证粮食区域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经济作物。近年来在保证粮食区域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比较效益高的特色优势经济作物。2007年巴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16万亩,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2%。优势农作物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由1978年的12.2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62.31万亩,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2%。总产量也由1978年的2870吨,猛增到2007年的34.98万吨,成为全疆第三大产棉区。
  林果面积由1978年的6.02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135.34万亩。独具特色的香梨面积64.10万亩,是1980年的22.7倍;杏28.83万亩,是1986年的10.8倍;红枣22.29万亩,是1992年的35.9倍;葡萄13.22万亩,是1980年的28.1倍,特色林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形成。巴州已成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优质林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开辟了优势资源转化的新途径。
  工业经济实力逐渐壮大。改革开放30年来,巴州紧紧抓住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新建、改造、引进、重组了一大批工业企业,企业活力逐年增强,实力逐渐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30年来,也是巴州工业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初期,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9.8亿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到1990年,轻、重工业比重为65∶35。90年代,石油勘探开发给巴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石油工业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7年,轻、重工业的比重发展为10.5∶89.5,逐步形成了以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电力行业为主导,以建材、机械、医药等为辅的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2007年全州工业企业个数(包括个体工业)已达51736个,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巴州拥有其中32个,工业门类更为齐全。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81.6亿元,比1978年增长41.8倍,占生产总值的60%。1978年到2007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13.8%的较快增长,工业产品日益丰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1978年相比都有成倍的增长:原煤190.8万吨,增长5倍;发电量23.8亿千瓦时,增长14.2倍。原油652.6万吨,与1989年石油大会战初期相比,增长192倍,天燃气154.4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60.7倍。
  财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自治州的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61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2.92亿元,增长了140.7倍,年均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疆各地州排名由1978年的第9位,提升至2007年的第4位。
  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的突破口。餐饮、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通讯、居民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强劲,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商贸区流通市场。以汇嘉时代、天百购物中心、小康城步行街等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现代大型商场建成使用,使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库尔勒万山红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焉耆光明市场、华凌建材、家具综合批发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建成,活跃了市场,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不断拓展,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州星级酒店已达26家,其中四星级酒店7家,旅游接待水平居全疆前列。建成博斯腾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塔里木胡杨林公园、罗布人村寨、巴音布鲁克生态旅游区、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11家,其中4A级景区1家,2007年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达250万人和10亿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我州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部署,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变。
  农村改革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各项政策规定,确保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推进农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稳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不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税费改革和其它各项配套改革。特别是2005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
  城市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一大批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等多种形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香梨股份公司、冠农果茸股份公司成功上市;雅戈尔重组库棉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库尔勒市商业银行组建进展顺利,成立了巴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理事会,扩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设立州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全面实施,科技进步和创新对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迈进。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08元提高到2007年的19332元,增长了30.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84元提高到2007年的5238元,增长了61.4倍。城乡居民人均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61元,增加到2007年的13410元,增长了220倍。
  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居民日常耐用品消费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0.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69亿元,增长了47.6倍。200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4%,标志着我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正从温饱步入小康。
  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96年的9.32平方米扩大到2007年末的2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也大幅提高,由2000年的21.35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8.4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比重不断扩大。2007年全州城市化率50%,城镇供水普及率94.6%,燃气普及率93.8%,建成区绿地率3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
  开放型融合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巴州有众多的中央、自治区驻州企事业单位,仅县处级以上单位就近200家。其中:中央企事业单位80多个、兵团54个、部队17个、自治区企事业单位16个。巴州坚持发展开放性融合型经济1986年起,各族干部群众紧密结合自治州实际,积极探索开放性融合经济的发展思路。经积极争取,1989年4月1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巴州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正式拉开塔里木石油会战的帷幕,使开放性融合型经济步入快车道。1995年12月,巴州第六次党代会,将开放性融合型经济之路纳入“九五”期间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中,使开放性融合型经济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第七次党代会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巴州正在加紧实施的一项发展战略”。第八次党代会再次提出:通过实施库(尔勒)尉(犁)一体化的战略,在库尉区间内建成“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积聚”的特色经济园区,库尔勒的经济实力、辐射程度都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融合型经济之路,从起步到逐步深入,巴州的经济发展也连续跃上几个台阶,生产总值逐年增加。1985年,巴州生产总值为6.01亿元,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别比1985年增长77%、56%、500%、900%。2007年实现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02年以来五年,巴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08

故事从30年前走来,每一篇文章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展示巴州的昨天和今天,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史,必将走向更远的远方。我们30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我们寄希望通过展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巴州各条战线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给人们启迪和教育。

阅读